父母虐待孩子会遭报应吗,为什么有的父母一有借口就拼命的打孩子

如题所述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8
一是夫妻关系不良,他们把对对方的怨恨发泄到共同的孩子身上。这样的心理往往暴力程度更大,频次更多,手段更恶劣,更趋于虐待。

二是父母自身素质低下,又存在较大生存压力,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出气筒”。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层次偏低的家庭中较为常见。

三是原生家庭的“前心理”延伸。这类父母小时候也受过家庭暴力,乃至被虐待过,他们长大之后,因为“潜意识”和“棒子教育”思想作祟,不知不觉由受害者变成“施暴者”。

四是存在错误观念,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可以随意“处置”。这些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孩子的主权意识,任由自己的兴致和情绪对待孩子。随口骂,随手打已成常态。
有不少夫妻关系不好的人其实心理不大健康,而很多童年受到伤害的人大都心理有创伤、有阴影,心理健康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五、当夫妻关系恶化,自己的心情也随之恶化,出路无非是放开。如果确实无法包容对方,那么分手就是对自己、对孩子的最好负责。任何一桩婚姻的破裂,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纵然完全是对方的错,起码自己识人方面也有问题,所以放下怨恨,开始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选择。

身为父母,要懂得家庭暴力是违法的,对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也如此;要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知道如何倾听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引导孩子。只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和爱,孩子自然不会成为自己情绪的出口。
第2个回答  2016-07-22
佛讲众生平等
无论是谁都会遵循因果报应。
但是我们的分别心很重。
往往都是自己的想法与实际不符,所以要看真实情况。
我觉得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追问

什么屁话

燕志云对他女儿滚烫的油灌嘴针缝嘴,虐死孩子的父母多的是,国家不会给这些孩子一点帮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3-29
总是打孩子的父母,他们往往以为这是一种管教孩子的方式,却不知道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和负面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和支持,而不是残酷的惩罚和体罚。如果父母总是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将很难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此外,孩子也可能因为害怕被打而选择隐瞒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从而导致沟通和交流的困难。因此,我们呼吁所有父母,要学会采用更温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包括鼓励、表扬、理解和支持,以及与孩子进行真正的对话,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的情感状态,成为健康、幸福和成功的人。
第4个回答  2023-03-11
虐待孩子不仅是道德败坏行为,而且在法律上也是犯罪行为。从精神层面来说,虐待孩子不仅伤若干儿童的身心健康,也会对这位父母自身产生复杂的惩罚和报应。

在现实中,虐待孩子的父母通常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惩罚和处罚,包括法律制裁、家庭破裂、社会舆论抨击等。同时,被虐待的孩子在成人后也有可能报复虐待自己的父母。

虐待孩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心理问题,也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压力等,没有一个通用的答案。但是,所有的原因都不能成为虐待孩子的理由。父母要理智地教育孩子,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