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0鸟怎么写

tu0鸟怎么写

鸵鸟是非洲一种体形巨大,不会飞但 奔跑得很快的鸟,也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高可达2.5米,全身有黑白色的 羽毛,脖子长而无毛,翼短小,腿长。平时速度达80km/h,最快达90km/h。
中文学名:鸵鸟
拉丁学名:Struthio camelus
界: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 鸵鸟目
科: 鸵鸟科
属: 鸵鸟属
种:鸵鸟
分布区域:从 塞内加尔到 埃塞俄比亚的 非洲 东部沙漠地带和 荒漠草原
英文名:Ostrich
拼音:Tuo Niao
外形特征
鸵鸟头小,宽而扁平,颈长而灵活,裸露的头部、颈部以及腿部通常呈淡粉红色; 喙(Beak)直而短,尖端为扁圆状;眼(Eyes)大,继承鸟类特征,其视力亦佳,具有很粗的黑色睫毛(Eyfyusfr)。中国古代郭义恭的《广志》“安息国贡大雀。雁身 驼蹄,苍色,举头高七八尺,张翅丈余,食大麦,其卵如瓮,其名 驼鸟。”《唐书·吐火罗传》“ 吐火罗,永徵元年献大鸟,高七尺,黑色,足类骆驼,鼓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噉铁,俗谓驼鸟。”
鸵鸟后肢甚粗大,只有两 趾(第Ⅲ、Ⅳ趾),与一般鸟类有三~四趾不同,是鸟类中趾数最少者,内趾(第Ⅲ趾)较大,具有坚硬的爪,外趾则无爪。后肢强而有力,除用于疾跑外,还可向前踢用以攻击。翼相当大,但不能飞翔,主要是因为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起,锁骨退化,且 羽 毛均匀分布,无 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毛蓬松而不发达
黑毛的是雄鸵鸟,缺少分化,羽枝上无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显然,这样的羽毛主要功用是保温。
成熟的 雄鸟(Adult cock)体高1.75~2.75公尺,体重60~160kg。雄性成鸟全身大多为黑色,翼端及 尾 羽末端之羽毛为白色,且呈美丽的波浪状;白色的翅膀及尾羽衬托着黑色的羽毛,让雄鸟在白天时格外显眼,它的翅膀及羽色主要是用来求偶。
雌鸟较小,两翼退化,翅羽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平衡身体,翅羽在寒冷的季节用来覆盖无羽毛的大腿以保持体温及交配时用来求偶发情,成鸟也常用翅羽来保护幼鸟及穴中的蛋。雌性(Hens)毛色大致与雄鸟相似,只是毛色棕灰不像雄鸟那么艳丽。幼鸟(Chicks)羽色棕灰斑驳,须经数次换羽,至两岁时才能达到成鸟的羽色。此毛色主要是为了便于伪装。两性 幼雏长得非常相像,甚至年轻的鸵鸟也相差很少,到目前为止仍无法从外貌分辨雌雄,只能从性器官去区别。鸵鸟之骨盆为封闭形,
图册 鸵鸟 (18张)左右耻骨(Pubis b.)在中线形成瘉合。值得注意的是,鸵鸟的排尿和排粪是分开的,这与其他鸟类不同。鸵鸟的性器官在成熟前都很小;雄性鸵鸟具 交配器,在交配季节,成熟雄鸟的 睾丸(Testis)有人的拳头般大小,但在非繁殖期又会萎缩,直到下一个繁殖季才又会膨大。卵大,颜色似鸭蛋,蛋长15~20cm,重达1400g,是鸟蛋中最大者,卵壳甚坚硬,可承受住一个人的重量。雌鸟灰褐色, 雄鸟的翼和尾部有白色 羽毛。
雄鸟可以高达2.5米,最大体重可达155千克,雌鸟较小,两翼退化,翅羽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平衡身体,翅羽在寒冷的季节用来覆盖无羽毛的大腿以保持体温及交配时用来求偶发情,成鸟也常用翅羽来保护幼鸟及穴中的蛋。鸵鸟为 走禽平胸鸟颣。所以有胸骨,龙骨突不发达。头比例小,脑约重40公克,颈长约90厘米,腿长约1米,足具2趾,由第3趾和第4趾演化而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2趾鸟。雄鸟黑色,尾羽白色,是非常有价值的装饰羽毛。
翅膀上的羽毛和别的飞行鸟类的硬翅膀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是绝热的。在上面还有爪子。强壮的腿上是没有羽毛的,用2趾站立,大的那个就像是蹄。这是鸵鸟的独特的适应性,为了应付突来危险而快速奔跑。鸵鸟的巨大眼球,带着浓黑的眼睫毛,是陆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只有鲸的眼球比之更大。鸵鸟视力佳,一个眼球重达60公克,可看清3至5公里远的东西,其 瞬膜(第3眼睑)有阻挡沙砾及保护眼睛之功能。
成年雄鸟羽毛为明显黑白色,翅羽及尾羽为纯白色,颈部稀疏的细羽中裸露出蓝灰色或桃红色皮肤,大多数公鸟在颈部裸毛下缘还有一圈白毛,上嘴壳及双腿前缘及两趾背部鳞片会呈现桃红色。雄鸟体形较雌鸟大,身高约200至250厘米,最高可达270厘米,体重约100至150公斤。成年雌鸟全身羽毛多数为灰褐色,嘴壳及双腿无桃红色。雌鸟体形略小,身高约175至190厘米,体重约100公斤。
幼鸟羽毛为刺状浅黄色软毛,毛顶端为黑色,颈部带有黑色的斑点。在3个月大后需经多次更换羽毛,雄鸟羽毛颜色要到11月个月大才开始显现。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鸵鸟是群居,日行性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m,时速可达70km/h,能跳跃达3.5m。为了采集那些在沙漠中稀少而分散的食物,鸵鸟是相当有效率的采食者,这都要归功于它们开阔的步伐、长而灵活的颈子以及准确的啄食。鸵鸟啄食时,先将食物聚集于食道上方,形成一个食球后,再缓慢地经过颈部食道将其吞下。由于鸵鸟啄食时必须将头部低下,很容易遭受掠食者的攻击,故觅食时不时得抬起头来四处张望。
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65公里。雄鸵鸟在 繁殖季节会划分势力范围,当有其他雄性靠近时会利用翅膀将之驱离并大叫,它们的叫声宏亮而低沉。
食物来源
图册 鸵鸟图欣赏 (20张)鸵鸟的营养来源很广,主食草、叶、种子、嫩枝、多汁的植物、树根、带茎的花、及果实等等,也吃蜥、蛇、幼鸟、小哺乳动物和一些昆虫等小动物,属于 杂食性。公园里人工饲养的鸵鸟,用合成饲料喂养。鸵鸟在吃食的时候,总是有意把一些沙粒也吃进去,因为鸵鸟消化能力差,吃一些沙粒可以帮助磨碎食物,促进消化,且不伤脾胃。
繁殖方式
由于鸵鸟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等前文所述的诸多优点,符合国家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这一产业政策,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显示,我国有大量沙荒地和不宜耕种的非耕地,饲草资源又非常丰富,发展鸵鸟养殖前景广阔,这对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人民群众的食物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繁荣农村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家对鸵鸟的养殖开发非常重视,且又有免征所得税等诸多政策扶持。鸵鸟养殖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可开发潜力巨大。
鸟类学家发现,根据各地鸟类的特色,可将全世界分成六大地理区,每一区有独特的鸟类,且同一区内的鸟类有普遍的相似性,这是演化和适应环境的结果,其中鸵鸟分布于伊索匹亚区和非洲区。产于非洲和美洲。
鸵鸟广泛地分布在非洲低降雨量的干燥地区。在 新生代第三纪时,鸵鸟曾广泛分布于 欧陆,在中国著名的 北京人产地── 周口店不仅发现过 鸵 鸟蛋化石,还发现有腿骨化石。近代曾分布于非洲、叙利亚与 阿拉伯半岛,但现今叙利亚与阿拉伯半岛上的鸵鸟均已绝迹;它们的分布是 撒哈拉沙 漠往南一直到整个非洲,而 澳洲则于西元1862~1869年引进,在东南部形成新的栖息地。
鸵鸟鸵鸟繁殖期的时间随地区而有不同,在北非及东非则大多在旱季(七月至隔年一月) 筑巢。在繁殖期内,雄鸵常以不断扇动双翅、晃动颈部的炫耀姿势占据领地,只有那些能够保卫领地的雄鸵,才能与雌鸵交配。雄鸟在其领土内摩擦出许多小浅坑,鸵鸟在繁殖期内为一雄多雌,一只雄鸵常会与5只雌鸵交配,但雄鸵鸟与其中一只维持不严谨的单一配对关系,此雌鸟会找其中一穴产卵,通常每二日产一枚,数日内共可产卵多达10~20枚;约有六或更多只雌鸟会在同一穴产卵,但不负责孵卵,一窝蛋少则30枚,多则如马赛种50~60枚。雄鸟夜间孵卵,白天则由 雌鸟担任。孵化温度约为96.8~97.6℉。孵化温度36.90℃,湿度25~35RH%,孵化期40~42天。
像这样去照顾其他个体的卵,在演化上是较易受淘汰的,但在其他种类的鸟中,有部分确实如鸵鸟般愿意去照顾。卵大而易招天敌的觊觎似乎是使此特征存留下来的主要原因。鸵鸟蛋虽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但与其身体比例来说亦是所有鸟类中最小的,故一只鸵鸟可以覆盖大量的蛋。孵出的鸵鸟雌雄比例约为1只雄性对1.4只雌性,且鸵 鸟巢极易受天敌之破坏,此二者都意味着有许多雌鸟无巢可供产卵,显然如果有其他地方供它们产卵是有好处的。而对于Major hen来说,有额外的蛋在它的巢里亦是好事,因它自己的蛋可以免于受到破坏;通常,若巢中的卵多于Major hen所能覆盖的范围,它可以辨认出自己的卵,而将其他多余的卵滚到巢四周任其毁坏。
鸵鸟蛋与鸡蛋对比沙漠上有许多的掠食者喜欢偷食 鸵鸟 蛋,故无成鸟看守的巢很容易受到天敌的光顾,例如埃及秃鹰会将石头丢向卵藉以打破厚达2mm之卵壳;即使是有成鸟看守的卵,亦有土狼、 胡 狼等天敌,故在为期三周的产卵期及约为六周的孵化期中只有不到10%的卵会孵化。
鸵鸟在地面凹陷处用脚趴开泥土,并用身体在泥土上压成巢,直径可达3m。
雏鸟为早成鸟,由雄雌成鸟共同抚育,数巢雏鸟常形成一大群,由一至两只成鸟护卫,但只有其中的约15%可长至一岁大,此时它们已经长到成鸟高度了。 雌鸟二年达性成熟, 雄鸟较晚,约三~四年,寿命约25~40年。
生长阶段
幼雏期
幼雏期即从出生至12周龄,此期要给比鸡稍高的营养水平,同时增加无机盐,尤其是钙、磷、微量元素及多维素等添加剂。青饲料应给以鲜嫩青草和蔬菜叶等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每只每日平均给 青饲料1.2-1.5公斤,精饲料1-1.5公斤。
生长期
生长期是指从13周龄至开产前的生长阶段。体重从40-60公斤增加到100公斤,此时幼鸟以室外放牧饲养为主。在将幼雏料转换成育成料时要逐步进行,3月龄脱温后的第一二周改为用2/3幼雏料,加1/3育成料;第三周用1/3幼雏料,加2/3育成料;到第四周即4月龄时才全部用育成料。此时育成料每只每天约给精料日粮1.5-2.5公斤,其中牧草粉可占10%-20%,青饲料每只每天平均给予2.5-3.5公斤,甚至5公斤,视体重增减而定。
产蛋期
产蛋期人工饲养的鸵鸟每天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天一亮,鸵鸟就在运动场上围着边网跑步,跑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采食。所以首次饲喂时间以早晨6:30-7:30为宜。每天饲喂4次,每次饲喂的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精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控制在1.5公斤左右,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成熟期
雌鸵鸟在24-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在36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前以大群饲养,每群20-30只,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一般是4只(1雄3雌)为一饲养单位。分群工作一般是在傍晚进行,先将雌鸵鸟引入种鸟舍,然后再将雄鸟引入,这样可以减少雌雄之间、种群之间的排异性。
主要种群
鸵鸟因受地理隔绝而形成六种可加以区别的品系:
表格数据暂时无法显示
保护级别
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 贸易公约》。
历史演化
潘清池 国画《静候》学院奖 导师:张友宪鸵鸟的祖先也是一种会飞的鸟类,它会变成今天的模样与它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鸵鸟是一种原始的残存鸟类,它代表着在开阔草原和 荒漠环境中动物逐渐向高大和善跑方向发展的一种进化方向。与此同时,飞行能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非洲鸵 鸟的奔跑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它的足趾因适于奔跑而趋向减少,是世界上唯一种有两个脚趾的鸟类,而且外脚趾较小,内脚趾特别发达。它跳跃可腾空2.5m,一步可跨越8m,冲刺速度在每小时70km以上。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非洲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主要天敌为 猎豹。
衍生价值
*.
蛋
管理图册
图册 鸵鸟蛋的图鉴 (8张)
鸵鸟蛋一般长达15cm,宽8cm,重量可达1.5kg,相当于30枚鸡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蛋。一粒鸵鸟蛋,可供24人享用。蛋壳厚而坚硬,完整的鸵鸟蛋可以承受90kg的重量而不破。鸵鸟蛋中的营养极高,每百克含22.54g tnt,80mg的金质,4.03mg银质。煮熟后,蛋白晶莹剔透,口感滑嫩有弹性,鸵鸟蛋做成的冰激淋也非常可口。蛋壳是不可多得的工艺品之天然材质,可雕刻或绘画成各种精巧、高贵的装饰摆设工艺品。鸵鸟蛋壳富含的天然 碳酸钙易于人体吸收。
*.
羽毛
鸵鸟成鸟的羽毛,特别是翅膀末端的白羽,质地高雅绚烂,可制成华丽的羽饰品。在欧洲上流社会,早就将鸵鸟羽毛作为头饰,或将它们缝在衣裙上,用来作装饰用品,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歌舞剧女郎的羽毛装饰也都是使用鸵鸟羽毛。鸵鸟羽毛不带静电,其抗静电的特性已应用在电脑、电子产品的工厂里。另外雏鸟到12月龄间,所生长出的雏羽可加工成保暖用品,如羽毛衣、睡袋等。
*.
皮
鸵鸟皮皮质柔软,韧度却强过牛皮五倍之多,有耐揉不裂纹之优点。而且鸵鸟皮因富含 胶原蛋白,所以也可食用,但是单价过高,因富含高品质胶原蛋白,可取代猪皮作为胶原蛋白化妆品的原料。鸵鸟皮革制品轻软、透气、柔韧、美观、耐用、且富手感,可适用于靴鞋、皮带、大衣、手袋、公事包、装饰品及名贵家具的制造材料。
*.
肉
图册 鸵鸟艺术形象 (5张)鸵鸟肉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 营养价 值,品质优于牛肉。突出特点是五高三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高铁、高钙、高硒、高锌、高蛋白;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加之鸵鸟无疫情侵害,鸵鸟肉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绿色健康食品。每百克鸵鸟肉的胆固醇含量是牛肉的6分之1,是鸡肉的18分之1。脂肪含量是牛肉的3分之1,是鸡肉的6分之1。钙含量是牛肉的3倍,是鸡肉的7倍。铁含量是牛肉的5倍,是鸡肉的7倍。锌含量是牛肉的3倍,是鸡肉的6倍。鸵鸟肉不仅汉族人可以食用,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也可以食用。
养殖介绍
养殖业
鸵鸟其实论野生鸵鸟, 沙特、埃及、 苏丹,都比南非多得多,但要论养鸵鸟的历史和用鸵鸟生财的本事,就非南非人莫属了。南非人养鸵鸟始于1826年,最初鸵鸟的数量很少,后来由于西方王室贵族流行穿用鸵鸟羽毛制作的服装,鸵鸟一时间身价百倍,一只成年鸵鸟一年只能产1公斤羽毛,而一件最简单的鸵鸟披肩也需至少15kg羽毛,南非农场主们纷纷饲养鸵鸟。到1913年,鸵鸟存栏数竟突破100万只。然而一战后, 欧洲王室逐渐没落, 鸵鸟毛需求大幅减少,鸵鸟业者纷纷转行,一些聪明的农场主留下了那些品种最优良的鸵鸟,等待新 机会的到来。
二战后,鸵鸟市场开始回暖。南非人吸取教训,开始多方面经营鸵鸟生意。他们制作了鸵鸟 蛋壳工艺品,还把养鸵鸟的农场开放,吸引游客参观。许多鸵鸟农场主还联合起来成立了农业联合体,由它来统一负责鸵鸟产品的市场营销。在被称为“鸵鸟之都”的 奥茨霍恩市,游客不仅能品尝到 鸵鸟肉、鸵鸟蛋,还能过一把骑鸵鸟的瘾,甚至可以参加“骑鸵鸟比赛”。
养殖技术
鸵鸟的繁殖季节为3~9月,在繁殖季节到来之前几个月,就要做好鸵鸟分群,如1公2母或1公L母,为交配做准备。要求种鸟不要过肥,否则繁殖能力差。
鸵鸟蛋
栏舍应设在僻静处,可能条件下场地应尽量大而平坦,适当种植可食的落叶乔木、灌木、苜蓿或千草等。围栏要坚固,高2米以上。房舍面积也应较大,土地面,上铺沙土(为防鼠害也可水泥底,上铺沙土),冬季和繁殖时垫草。舍内应有操作廊和保温设施,还需注意采光。
鸵鸟交配后1周左右便开始产蛋,一般每隔1~2天产1枚蛋,多在下午3:00~7:00时。产蛋高的每隔1天产1枚蛋,产12~20扳蛋后休息l周左右,然后又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也有连产40枚蛋才休息的,这与饲养管理有关。种蛋的受精率为60%~90%。
人工饲养的鸵鸟每天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天一亮,鸵鸟就在运动场上围着边网跑步,跑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采食。所以首次饲喂时间以早6点半至7点半为宜。1天饲喂4次,每次饲喂的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精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控制在1.5kg左右,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18%为宜,代谢能10.5兆焦/千克。青饲料以自由采食为主。特别要注意种鸟对钙的摄入,除了饲料中给予足够的钙磷外,在栏舍内可以设置饲喂骨粉的食槽,任种鸵鸟自由采食。
鸵鸟产下的蛋,应及时收集,防止夏天长时间暴晒,冬天不能受冻。取蛋时要轻拿轻放。收回的种蛋应立即清洗,防止微生物污染。清洗时最好用流动的温水。若在盆内洗,每洗1个蛋后应换水,清洗时间不超过2~3分钟,然后自然干燥,不用湿布擦。可用1%来苏尔消毒。种蛋保存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不要超过2周,以l周为最好。较长时间存放,应将温度控制在13~18℃,湿度30%~40%为宜。一般是侧放,储存中不必翻蛋,破损的蛋应剔除,防止交叉污染。
鸵鸟产蛋的保护方式:
在自然养殖条件下,鸵鸟产蛋落地后常常被泥土、粪便污染,受污染的鸟蛋经过清洗、消毒等多重手续处理,还是免不了受细菌感染,孵化过程中常出现中晚期蛋内雏鸟死亡,甚至出现“炸蛋”,以致整箱蛋受感染而报废,给饲养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在对孵化中的鸟蛋进行多次观察,发现,受污染的鸟蛋在孵化中期出现蛋内有多处细菌斑点,还有孵化后期的鸟蛋因受细菌感染,自身蛋温升高加快,致使晚期死之。通常在孵化过程中发现有些鸟蛋后期突然失重加大,解剖后雏鸟干枯死之,这便是典型的细菌感染。实行“人工接蛋”,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验,一年中接蛋率在85%以上,孵化出雏率比过去提高20%,现将此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分管技术员受掌握鸵鸟开产期,首先备好经过熏蒸消毒的塑料袋或干净毛巾。
二、通知饲养员对开产期的鸟进行观察一般开产鸟在前10天左右雄鸟帮助母鸟在圈内“扒窝”,母鸟常在坑边转圈,鼻孔发红,开产当开进食量减少,特别是产前母鸟在圈内来回走动焦躁不安,这时饲养员要把手用消毒液洗干净,准备好塑料袋或毛巾,静候在鸵鸟不易发现的地方进行观察。(鸵鸟产蛋一般是在下午2点~7点左右)。
三、产蛋前2分钟左右,母鸟会蹲下,口流黏液,扇动双翅,发出震颤志声,开始产蛋。此时接蛋人员要立即轻跑过去,一手拿毛巾接蛋量一只手轻提鸟的尾羽,防止尾羽沾上鸟蛋而受污染。接蛋时人要蹲下防止雄鸟对你的功击。
四、接下的蛋是干净潮湿的,饲养员要及时送交种蛋熏蒸室,孵化员接管进行消毒立档储存。消毒时要等蛋表面水分风干后才能进行。(雨天接蛋要用塑料袋,防止雨水污染)。
五、熏蒸或储存鸟蛋应把有气室的一头朝上放好。鸟产蛋时有气室的一头先出来,接蛋时只要注意一下,告知孵化员便行了,接蛋能解决气室方向认定的一个难题。
得禽痘的症状
首先在头部无羽毛部如眼睑、口角和耳孔周围等处发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很快增大变为灰黄色芝麻、绿豆大小的痘疣,有的结节数目较多互相融合,形成大的痘痂,痂呈棕黑色干燥,表面粗糙不平,剥去痘痂,露出一种出血的陷凹。痂皮脱落后形成平滑的灰白色瘢痕而痊愈,眼睑发生痘疹的,由于皮肤增厚,可使眼缝完全闭合,如有细菌感染,初期呈卡他性结膜炎进而出现大量的浓性或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在腿、翅内侧和肛门等无羽毛部位也会出现痘痂,但病变不太明显。单纯皮肤型禽痘,全身症状很轻,如病变范围大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体温升高,病程15~40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8
鸵鸟,请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