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才能读懂诗经呢?

如题所述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才能读懂诗经呢?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整体上是周朝兴亡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形象反应。其中有祖先创业的颂歌,有祭祀鬼神的运动,有贵族间作息不均的怨愤,还有一些反映劳动狩猎和大量爱情、婚姻、社会习俗的动人文章。

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可以灵活运用。同时,赋、比、兴也体现了《诗经》的诗性艺术,对构建诗性春天、创造诗性意境、抒发诗人情怀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最早提到“赋、比、兴”的是《李周-官纯》:“一个姓氏教六首诗,即日风、日赋、日笔、月兴、日雅、宋岳,以刘德为基础,以六律为音。”这里的“六首诗”指的是六种旋律配合的音乐歌曲。后人把“赋、比、兴”作为《诗经》的三种典型表现。

“兴”就是朱说的:“兴的人,先说点别的引起他们吟诵的词”。“兴”是“气”的意思,是表示喜爱、寄托、联想的信物。它的作用是隐而不显的,它意味着有无穷无尽的词和意义。有些情绪如果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很容易疲惫。在形象中嵌入情感,会使读者不自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无穷的效果,如“我曾去,杨柳紧贴我;今天我觉得下雨下雪了。如果你放弃了风景,你就说:“去的时候是春天,来的时候是冬天。”有什么意义?

朱对“比”的解释是“将一物与另一物比较”,即比喻。明喻和隐喻属于这一类。《诗经》中运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是变化多端。比如《孟》把爱情的跌宕起伏比作桑树从繁茂到枯萎的变化;何铭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喻用圣贤治国;《硕人》中用“妇体”比喻美人的手,“凝脂”比喻美人的皮肤,“仙”比喻美人的牙齿,都是《诗经》中用“璧”的好例子。

宋代诗人朱对赋、比、兴是这样定义的:“赋者,施之事,直言”,“比者,他物与此物比时”,“兴者,先言他物,以激所咏之词”。简而言之,赋是直白的叙事,诗人直接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和他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比喻。只是引起兴趣而已,有唤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兴”的表达一般用在一首诗或一章的开头,即诗人触景生情。先用一两句话写写周围的风景,以引起下面的内容。可以起到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5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2、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3、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首先建议你买一本比较薄的,内容浅显的导读来读,心中有了个大概意思后再去读原文。 当然要有兴趣才有可能读完,最后一口气读下去,不要隔个10天半个月的再看。
第2个回答  2022-05-25
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要想读好诗经,就要学会借助参考书的解释,读懂。
第3个回答  2022-05-25
对于《诗经》来说,它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附主要就是相关的铺陈直叙,从而把一些中心思想表达出来,,笔指的就是打比方,而兴就是客观表达诗人的相对情感;如果想要有效读懂诗经的话,一定要大声吟诵,而且要融入其中,掌握文中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