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故事

如题所述

一、我国古代历史书上有哪些有关于猪的一些事情的记载:

1 、越王勾践(?一前465)养有鸡山和猪山:

他为了和吴王夫差(?一前473)打仗,所以养有大量的鸡和猪以慰劳将士勇敢作战。他养鸡的地方叫鸡山(在锡山县城南50里),养猪的地方叫猪山(在民山县城南63里)。①

2 、曾子和孟母很重视对小孩进行“做人要诚实”的家庭教育:

①曾子指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自农村的家中去集市买东西,她的小孩才几岁,哭闹着也要跟他妈上街去玩,他妈就哄着他说:“听话!你回家去,等我回来后,我杀猪、烧肉给你吃!”于是孩子便听话地回家去了。不久她回来了。曾子便准备捉猪,杀猪,烧肉给儿子吃。曾子的妻子便制止他杀猪,说:“我是同孩子说着玩的,是哄他的!”曾子说:“儿子不是开玩笑的对象,现在你欺骗了他,以后孩子就不相信你这个做母亲的话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于是,曾子真地杀了猪,烧肉给孩子吃!②

②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孟轲,小时候,有一天东家杀猪,孟子问他妈说:“东家为什么要杀猪?”他妈当时便随口地说:“东家杀猪是准备送猪肉给你吃!”这话说了以后,他妈感到很懊悔,便自言自语地说:“我当初怀孕孩子时,是对我肚子里的孩子进行胎教的,那就是:席不正不坐(吃酒席时,位子坐得不正不吃饭),割不正不食(肉和点心割得不方正不吃)。今天他刚懂事我就对他进行撒谎、欺骗,是教他长大后去欺骗别人啊?”于是她真地买了东家的肉给年幼的孟子吃。事实说明,她是没有欺骗小时的孟子。所以后来孟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贤德的人。这就是由于“贤母才教育出了贤子”!③

3 、王子于期(人名)驾着赛马车,中途窜出了一只大野猪,马受惊不跑了,致使驾车失败:他是一个很会赶马车的马夫,有一次他替赵简子(春秋末期晋国执政的卿一大官)赶马车,他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挥着马鞭,赶着四匹马拉的车子飞跑,这跑的目的是为了同很多辆马车,进行一次长途马车锦标赛。但是,中途从路旁沟中突然窜出了一只大野猪,从而使他的马受到惊吓,以致驾车失败。④

4 、樊哙勇吃生猪腿:

樊哙(?—前189),沛县(今属江苏)人是汉高祖刘邦(前247—前195)手下的一员勇将。有一次(前206)楚霸王顼羽(前232—前202)在鸿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西北)举行宴会招待刘邦。当时项羽有军队四十万,刘邦只有兵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太大,刘邦只得赴宴。实际上是项羽准备在吃饭时派人以舞剑为名乘机杀掉刘邦。幸而樊哙大胆地挎着宝剑,手持铁盾牌,不顾众多卫兵的阻挡,闯进了宴会大厅,并且斥责项羽。这时项羽也很惊骇地称赞樊哙是个勇士,便赏赐他一大杯酒和一只生猪腿给他吃。他却勇气百倍地用剑割着生猪肉满口地大吃了起来。后来,他就护卫着刘邦抽空逃回去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⑤

5 、汉景帝(即刘启)(前188—前141)的爱妃贾夫人在洗手间里危险地遇见了一头野猪:

郅都,河东太阳(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是当时汉景帝手下的一名忠臣。有一天他陪皇帝打猎,皇帝的爱妃贾夫人上洗手间时正好遇到了一头野猪。皇帝准备自己拔剑去斗野猪。郅都却不赞成地说:“你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冒这个险呢?”后来,野猪也正好自动地走开了。事后太后和皇帝都赏赐给郅都很多黄金,从此他很受重用。⑥

6 、汉·公孙弘(前200—前121),薛(今山东腾县南)人,年青时家里很穷,他便在海边上放猪,但他爱好学习,四十多岁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渐渐地做了大官(宰相,封侯),虽工薪很高但他肯接济贫困的人,自己仍过着布被,粗茶淡饭的生活。由于他的政绩很好,所以一再地受到了汉武帝的表扬,他活到了80高龄。⑦

7 、司马相如劝汉武帝(前156—前87)不要打猎:

他是西汉初年的一位文学家(前179—前117),成都人,他见汉武帝经常打猎,更特别喜欢和野猪、大熊格斗。“驰逐野兽”,十分危险,所以他从爱护出发,诚恳地写信(上书)给皇帝说:“常言道、家有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要远见于未来,避危险于无形。生活不要浪费,要节俭。”⑧

8 、汉·承宫,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市北),8岁时替人放猪,但他却向往念书:他小时候不幸是个孤儿,他村子里有一位私塾教师,名叫徐子盛,很有名,先后教授了几百名学生。承宫有时放猪路过就听见他家的屋子里传出了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他很向往。就请求徐老师能把能收留下来,以每天打柴代替学费,徐老师同情地答应了。由于他勤学不倦,终于也成了老师。⑨

9 、晋朝人·闵贡,家住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由于老病家穷,买不起猪肉吃,只能每天买一片猪肝解解馋。⑩

10 、东汉·辽东太守(官名)彭宠,见辽东有少见的白头猪,准备献给皇帝邀功请赏,但当他走到不远的河东时,却“见群猪皆白”,于是他感到自己很惭愧。 11

11 、汉朝人吴佑喜欢放猪,由于他是官家子弟出身,有人讥笑他,但他志趣不改。他二十岁时,不幸父亲去世了,家无担米之储,但他也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所以常牧猪于长垣(在今河南省北部,属新乡市),他一边牧猪,一边还朗读诗文。别人笑他说:“你父亲生前是南海(今广州市)太守,而你如今却过着这样的下等人的生活,真是太没有出息了!”而他本人却始终志趣不改。 12

12 、东汉人孙期,济阴武成人(今浙江省武义县)。本来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他却以养猪为职业,目的是为了供养老母。 13

13 、后汉·公沙穆,北海胶东人(今山东省平度县)。原是知识分子出身,因为家里穷,就以养猪为生。他为人善良,卖猪时告知对方说:“我的猪有点病”,不肯多收钱。 14

14 、东汉人·曹节,为人宽厚。他是沛国·谯人(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天,有一个丢掉猪的人说:“你家的那头猪是我的!”曹节也不争辩,就把那头猪送给了那人。后来,那人却又找到了自己失去的那头猪,便很感惭愧。 14

15 、唐朝初年,贵族出身的李元轨(是霍王),有一天陪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打猎,他箭无虚发地射中了很多头野猪,受到了唐太宗的夸奖。 15

16 、唐·洪州(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南)有人养猪发财致富了,所以人们号称猪是“乌金”。 17

17 、宋朝·将军王中令在四川遇到了一个给他吃蒸猪头肉的居士,还要他写了一首《蒸猪肉的诗》。当时王中令在四川领兵打仗,和士兵走散了,他很饿,走到了一个村寺附近遇到了一个居士,要了一个蒸猪头吃,吃得很香。又听说居士还会写诗。便要他写了一首《蒸猪肉诗》。居士拿起笔立马就写成了一首诗,内容是:“咀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己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荐,软熟真堪玉筯挑。共把膻根(羊也)来比并,膻根只合吃藤条。”王中令大喜,便送给他一件紫色的袍子,并称他是师傅,以示敬意。 18

18 、武则天做皇帝(624—705)时,她的外戚(亲戚)武懿宗打了败仗,有人笑他是“骑猪逃走的”。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她的外戚武懿宗当大总管(元帅)率兵二十万同契丹(古族名)打仗,不战而跑,临阵脱逃。朝廷官吏张元一在武则天的面前叽笑他不是骑着马逃跑的,而是骑着猪走的。引得武则天的一番苦笑,武懿宗依仗他是外戚,杀人如麻,极其残暴。 19

19 、苏东坡戏作《红烧猪肉诗》:

①宋代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即苏轼)最喜欢吃红烧猪肉。据说,有一次他的好友佛印居士住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附近时,经常烧红烧肉等他来吃,可是,有一天却被小偷吃掉了。东坡便开玩笑地写了一首小诗道:“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苏东坡字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20

②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在黄冈(在今湖北省东部,今黄冈市)时也写过一首《食猪肉诗》,内容说道:“黄冈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会)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由上可见,苏东坡是一个很喜欢吃猪肉而又很滑稽的诗人。由于他影响大,所以现在有不少的餐厅,饭馆就把红烧猪肉改名为“东坡肉”。 21

20 、猪祸:

①元·至正十三年(1353)十二月,突然全国各村庄之间,无中生有地传开:“官府不许人家养猪。”以致造成各村镇所有的养猪人家皆纷纷地杀猪卖肉,而且价格极其便宜。 22

②明朝·正德皇帝(1491—1521)朱厚照很昏庸。有一天,他于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某日下圣旨给全国各地说:“本皇帝姓朱,朱和猪同音.这犯了本皇帝的忌讳,所以全国各地所有的人家皆不许养猪。如有人胆敢养猪,就要永远地充军到最边远和最艰苦的地方去。”以致十天之内,很多养猪人家不得不把猪:“尽行杀卖,减价贱售,小猪卖不掉,只能活埋,搞得人心惶骇不安。”一直如此荒唐到第二年的三月十日,首辅(即宰和)扬廷和只得上奏本道:《请免禁杀猪疏》说:“平时全国广大官民多少都要吃些猪肉,这是生活和身体的需要。而且每年清明、冬至、春节等日皇家祭祖时都少不了三牲(牛、猪、羊),现在没有猪祭祖就是皇帝的不孝。猪是十二干支的末位亥,这是术数家,推算星命之说,完全是胡说八道,不足为信。”“虽朱、猪同音,但古人嫌名不讳。应该把那一道禁止养猪的的圣旨作废才是。”这是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没得猪肉吃的大事,一直拖到清明节(每年4月5日或4日)即将来临时,朱厚照觉得这是关系到“祭祖时没有猪杀和敬猪头,是对祖先不孝”的大事,才批准老百姓可以养猪!但哪里有猪种呢!据说《四川万县志》记载:幸好有一个姓陈的农民他大胆地在家中挖了一个地窖养猪,这才有了猪种。可见这个正德皇帝真是昏庸、荒唐。 23

21 、唐朝·申王李成义很糊涂,他说:猪是供人吃肉的,那就不能把它放在肮脏的地方养,应该用毛毯、橱柜、粮食、粥饭养着它,经常养猪的人要用刷子把它身上洗干净。夏天还要能工巧匠织成高级的凉席子(名叫“壬癸席”)让它睡觉。 24

22 、豪猪:豪猪身上的刺。《山海经·西山经》:“【竹山】有兽焉,其状如猪而白,毛大如笄(ji簪子)而黑端,名日豪猪。”

李时珍说《说文》一书讲:“豪猪鬃如笔管,能激豪射人”。李时珍又说:“豪猪各地深山中皆有,多而成群,害庄稼,状如猪,而项脊有棘鬃,长近尺许,粗如筋,其状似笄及蝟刺,白本而黑端,怒则激去,如矢箭人。” 25

23 、野猪:

家猪的祖先,体长约1.2米。体面疏生刚毛,黑褐色,年老的背面混生白毛,四肢黑色。犬齿极发达,雄的成巨牙状,称“獠牙”,上颌犬齿向外上方生长。吻部较家猪为长,与掘食习性有关。性凶暴,通常夜出掘食农作物,是农业害兽。广布于欧、亚、非三洲;中国各地均有分布。肉可食、皮可制革,绒毛和鬃毛都可利用。 26

24 、大野猪:

南宋时期(1127-1279),据说北方就有几百斤重的大野猪,它经常用自己的身体揩上很多的松树脂,然后再睡在沙中打滚,所以全身都涂上了松树脂和沙,成为“带甲野猪”,虽猎人用强弓硬箭也不能射倒它,加上它牙齿坚利,能伤马足,虽虎、豹也没有它厉害。 27

25 、猪八戒简介:

长篇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原为天界天蓬元帅,因罪被谪人间,误投猪胎成妖,后随唐僧往西天取经。身粗力大,很能干活。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但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喜进谗言,好用小手段占便宜。这些特点,错综地结合在他身上,使他成为一个喜剧性的艺术形象。 28

[if !supportLists] 26、 [endif] 唐朝人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古县名,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他劝唐太宗不要打猎,以免发生危险。有一天他陪唐太宗李世民打猎,遇到了五头凶猛的野猪,李世民射中了其中的四头。唐俭当即劝告皇帝说:“今后不要打猎,以免发生后悔不及的危险。” 15

二、中国的家猪在世界上最多:

现代中国饲养的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猪的直系后代,根据世界粮食组织的统计,在2010年底,全世界家猪约为9.65亿头。中国境内的家猪为全世界第一,而屠宰头数字亦以中国最多。据《中国动物志》。《哺乳纲 · 偶蹄目·猪科》。 29

三、现在养猪的规模有什么特点:

世界各地饲养家猪的方式多为圈养。在我国广大农村家猪多食加热过的厨余或番薯(山芋,红薯)叶,糠,浮萍等。且为个别小规格蓄养。不过现在也出现企业化大型经营为主,饲料部分也多改成专用饲料。 30

四、猪本身有些什么特点?

猪的毛色有很多种,毛色的不同主要是由黑色素等一类物质决定的。猪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猪出生5

-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114天左右(333记忆法,3个月3周零3天)。猪的平均寿命为20年,但一般养猪场的猪多在5个月时,90公斤左右就宰杀供人食用,就算是农家兼养的喂馊水的猪,也顶多在一年左右就宰杀,所以食用的猪只都算是小猪。

猪体表无汗腺,在腹部有类似汗腺的腺体,降低体温的主要方法是将泥巴涂满全身。 31

五、世界上猪的品种有多少?

家猪的品种有很多,全世界范围有超过400个猪种。 32

六、现在中国的家猪有哪些品种?

目前中国饲养较多的品种有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各种地方猪种以及这些猪种之间互相杂交的品种。中国拥有地方猪品种64个,为各国之首,包括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沂蒙黑猪、两广小花猪、粤东黑猪、海南猪、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香猪、隆林猪、槐猪、五指山猪、宁乡猪、华中两头乌猪、湘西黑猪、大围子猪、大花白猪、金华猪、龙游乌猪,闽北花猪、嵊县花猪、乐平猪、杭猪、赣中南花猪、玉江猪、武夷黑猪、清平猪、南阳黑猪、皖浙花猪、莆田猪、福州黑猪、太湖猪、姜曲海猪、东串猪、虹桥猪、圩猪、阳新猪、内江猪、荣昌猪、成华猪、雅南猪、湖川山地猪,乌金猪、关岭猪、藏猪等。培育品种有20多个,包括哈尔滨白猪,东北花猪,新淮猪、北京黑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赣州白猪、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新金猪、北京花猪、泛农花猪、山西黑猪等。引进品种有巴克夏猪、中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苏白猪、克米洛夫猪、长白猪等。 33

七、猪和宗教方面

1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教义中认为猪是不净动物,因此禁止信徒食用任何猪肉及其加工制品。

东亚地区的邮局在猪年时也会提醒民众不可以邮寄贴有猪图案的邮票或信件、贺卡到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以免触犯其忌讳。 38

2 、猪是亚洲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二,对应地支中的亥。 41

八、猪的别名与汉字:

1 、最初表示猪的汉字的象形字“豕”(shi始)。 42

2 、“猪”字则是后来造的形声字,从豕者声,汉字简化将左边表示猪的“肉月”旁改变为“反犬”旁即“ 犭” ,变为“猪”。 43

3 、象形字“彘”(zhǐ置,猪。《方言》第八:“猪·关东西或谓之彘。”)本义指野猪,下方的“矢”字和两边的符号表示箭射入了野猪。 44

4 、“豚”(tún小猪亦泛指猪。)字在“豕”左边添加“肉月”旁,本义指专门为屠杀吃肉而蓄养的小猪。 45

5 、猪在中国家庭有很重要的地位。从金文到楷书的“家”字中,宝盖头的下面均为“豕”。由此一般意见认为在中国古代,无猪是不成家的。 46

6 、《尔雅·释兽》记载有:“彘”猪也。其子曰豚,。”《古今注》曰:“猪,一名长喙参军”。“猪,猳彘也。”亦曰“豯豯”。

猳:彘也,它的叫声是:“嚄嚄”。 47

九、中国有猪不入画之俗:

中国画史上有“猪”不入画之俗,但是1934年画家徐悲鸿(1895-1953)却为“猪年”画了一幅猪。《幽梦影》引龚半千曰:“物之不可入画者猪也,阿堵物也,恶少年也,”见《谈艺录》第359页。 48

世界上有“赛马”(跑马)、赛牛(斗牛)、赛狗(赛跑)、赛鸡(斗鸡)等,但仅在台湾部分区域,如客家地区以及新北市三峡区清水祖师庙有赛猪,为地方上的传统。 49

十一、猪瘟:

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猪传染病。急性病例死亡率高,慢性不死者常成僵猪,防治措施主要是扑杀和免疫接种,亦应定期检疫,净化猪群。 50

十二、猪的简介

哺乳纲、猪科。杂食用家畜,由野猪驯化而成。掘出土文物的同位素测定,中国养猪至少有5千年到7千年的历史。体躯肥满,四肢短小。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性温顺,体强健,适应力强,饲料利用范围广,利用率高。生长块、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约20年。屠宰率高,肉质优良,适于鲜用或加工。在中国肉类总消费中,猪肉约占85%。农家猪也是积肥措施之一。 51

十三、注释:

①《四库全书》463,《越绝书》106页。②《四库全书》729,《韩非子·外储说左上》710页。③《四库全书》89,《韩诗外传》846页。④《四库全书》729,《韩非子·外储说右下》730页。⑤《史记》卷95《樊哙传》2654页。⑥《汉书》卷90《郅都传》3647页。⑦《汉书》卷58《公孙弘传》2613页。⑧《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2591页。⑨《后汉书》卷27《承宫传》944页。 10 《四库全书》448,《高士传》104页。 11 《后汉书》卷33《朱浮传》l139页。 12 《后汉书》卷64《吴佑传》2099页。 13 《后汉书》79《孙期传》2554页。 13 《后汉书》卷82,注(一)《公沙穆传》2730页。 14 《三国志·魏书》卷一,注二,第一页。 15 《唐书》卷89《唐俭传》3760页。 16 《唐书》卷79《霍王元轨传》3553页。 17 《古今图书集成》64174页。 18 《四库全书》863《冷斋夜话》247页。 19 《唐书》卷206《武懿宗传》5842页。 20 21 《四库全书》1480《竹坡夜话》676页。 22 《四库全书》1040《癸辛杂识。续集·卷下》100页。 23 《四库全书》428,《杨文忠三录》773页。《明武宗实录》卷184,第3511页。又《古今图书集成》64176页。 24 《四库全书》1035,《云仙杂记》670页。 25 《辞海》第六版709页,又《古今图书集成》64168页。 26 《辞海》2224页。 27 《四库全书》 1040,《癸辛杂识·续集·卷上》63页。 28 50 51 《辞海》2513页。 29 30 31 32 33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中国动物志·哺乳纲·偶蹄目·猪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1

从前有小猪,它的名字叫做小花。小花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小猪,她住在很大的农场里面,有很多小动物和大农作物。每天早上,小花都会跑到菜园里面去找美味的萝卜和甜甜的鲜果。然后,她会和她的朋友们一起玩耍,像捉迷藏、跳绳和踢球等。然而,有一天,小花的主人告诉她,他要把她变成美味的烤肉来品尝。小花非常害怕,于是她决定逃跑。她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躲在小树林里面,她找到了一些浆果和树皮,压住自己的味道,就躲在那里等待救援。几天后,小花的主人发现她不见了,就组织了搜寻队伍到处寻找小花。他们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于是他们以为小花已经死了。然而,小花在树林里面坚持了很久,最后终于等到了她的母亲。母亲告诉小花,她可以带着她到更安全的地方生活,于是小花跟着母亲一起离开了那个农场。小花现在住在一座山上,有很多小爪子,她很快乐。尽管她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情,但她在故事中没有放弃希望,为自己的幸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