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诗的诗句大全?

如题所述

1、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中的第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方塘之水澄澈清净,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
全诗寓意很深,立意不凡,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将深刻的哲理诉诸艺术形象。这一深刻哲理的揭示,并不借助半句干巴巴的说教,而是把全诗融入到悠悠的水流中,灌进明净的池塘里。整篇诗歌无不在写方塘,又无处不在讲读书的感受,使读者如饮醇醪,堪称融诗情理趣为一体的优秀哲理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

5、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景象壮观,气势雄阔。首句写落日西沉,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方景;次句写黄河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见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里诗人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高度形象而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的十个字中。三、四两句诗,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5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南宋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
第2个回答  2022-05-05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色。之所以无法看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正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的怀抱之中。
这首诗堪称说理诗的典范。诗中一二句通过极其简练和朴实的语言描写庐山的特征,奇幻、险峻而秀丽,同时也说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哲理: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由此可以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即看不到真正的样子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即: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由于这样耐人寻味的丰富内涵,将自己对庐山景色的感受和议论与该山的形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诗趣和哲理的高度融和,讲的哲理亲切自然,读来又耐人寻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4-06-12
《车水》(余邵)
塘阔岸长炎热天,村姑车水汗珠连。
若无平日水储满,哪有清流润旱田。
【简析】车水是用传统木制工具水车从水源地向干涸的田地灌溉。该诗选取村姑用水车从储满水的池塘向旱田灌水的例子,寓意只要平时积累好资源,关健时刻能派上用场,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