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

如题所述

家庭护理是发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访视人员与客户/家庭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功能是改善客户健康状况,并协助其更好地掌握社区卫生资源,增强自理能力[1]。
服务对象包括医院外的所有年龄段的急性、慢性病人和临终者。
癌症是慢性病[2],癌症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预防褥疮和防止感染五大方面[3]。
本文探讨的农村癌症老人的家庭护理有别于上述学术概念,它的护理场域不限于家庭环境,还包括医院;护理过程少有医护人员,而以家人和患者自己为主。
笔者通过参与观察与入户访谈,获得较为宝贵的资料。
本文分析了农村癌症老人三阶段的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推动农村社区家庭护理的快速发展,提高癌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年年攀升的抽象数字表明,癌症已“大众化”。
其中,城市略高于农村,老人略多于年轻人。
本文以湖北恩施市白杨乡为调查点,首先从宏观上收集了白杨乡-的患癌总人数,共551人。
其中男性330人,女性221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90人,占总数的。
然后选取44个家庭进行了入户访谈,其中13人进行了住院治疗,10人选择了放弃治疗,另有21人已病故。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有5个来源渠道:一是恩施州中心医院病理科,该院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对所有癌症病人都有登记,便于筛选和统计;二是以来,白杨乡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对申报了重大疾病救助和慢病补助的癌症患者有登记和统计;三是始,各村卫生院开始本村的死亡登记。
从死亡登记表中获得了一部分癌症患者信息;四是20始,乡公共卫生防预办公室开始统计全乡的癌症患者人数;五是访谈中调查统计。
调查方法 考虑到性别比例、病人对病情的知晓度、家庭境况、居住分散等因素,调查前先联系驻组干部,由他(她)带路并决定访谈家庭。
2 农村癌症老人护理三阶段
住院治疗阶段:配偶子女轮流陪护
老人住在医院,家人和患者都有安全感。
治病是医生的事,家人能做的就是陪护――陪吃陪喝陪住。
不论是远方工作的子女还是配偶,都会放下一切事务,轮流陪同。
一是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患者的同时还要隐藏自己的忧郁;鼓励患者多吃多喝的同时,自己却吃不饱睡不好。
这种精神压力是双向的。
二是从物质上尽可能为患者购买病前不舍得买的一切,如营养品、水果、衣物等。
三是为病人搞好后勤服务,清洗衣物、擦洗身体、咨询医生等。
四是每天去医务总台查看药费清单,心里盘算着下一笔费用的来路。
这种陪护背后彰显着尽心、尽力与尽孝之意。
此阶段的护理主要表现为生活照料、心理安慰与咨询医生。
在家养病阶段:老人自己应对病症,配偶照顾饮食起居,子女回归生活
接受住院治疗的癌症老人,如果能坚持完成治疗方案的,说明身体状况较好,带着医生的嘱咐及药物回家进入养病阶段;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就垮掉的,那么就直接进入临终阶段。
未接受住院治疗的老人,一是拖到很晚才去检查,已经不起治疗,很快进入临终阶段;二是因经济困难、怕治疗后死得更快等原因而放弃治疗的,患者老人自己在民间寻医问药。
以上两种情况,癌症老人生活能自理且自己想方设法应对疾病。
配偶依然是在场陪伴,负责患者的饮食起居,如做饭、洗衣、内务整理等。
与此同时,另有三种情况不容忽视。
第一,夫妻感情欠佳,患者获得配偶的照顾较少。
如70岁的喉癌患者Z,出院后自己管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明白少食多餐对养病的好处,但顿顿吃稀饭。
第二N,鳏寡者养病中缺少精神支柱。
如64岁子宫癌患者T,丈夫去世多年,家庭贫困。
育有两儿一女,小儿子入赘婚,女儿出嫁;大儿子身体不好,40多岁还没结婚。
确诊为晚期,没钱治,没吃药,卧床一年后去世。
第三种,家庭关系不和谐时,患者养病常抑郁,压力大。
临终阶段:家人缺乏处理疼痛及各种不良反应的能力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癌痛到临终期最为严重,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抽筋、乏力等药物副反应。
农村有种习俗,人要死在自己家里才安心。
故此,处于临终期的癌症老人不会送到大医院获得医疗护理。
只有少数交通方便、子女在身边的老人才会送到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没有床位),输入能量增强体能,打_止痛。
绝大多数都只得呆在家里靠坚强意志忍受。
然而,无法忍受的疼痛会让许多老人产生“自寻短见”的冲动。
调查中,有7位老人明确了此种想法,但为了家风只好作罢;有4位老人付诸了“实施”。
“卧床不起”才是农村观念中的临终,这时,儿女们又从各地赶回家,守护病床,等待“送终”;三亲六戚赶来看望老人,安慰家人;左邻右舍“看病人最后一眼”。
这让老人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当然,极少数家庭会请村医到家里为老人输葡萄糖延缓生命。
由上,癌症老人临终阶段的护理仍然以配偶的陪伴为主,面对疼痛和各种不良反应,也只有极少数老人享受到乡卫生院和村医的护理。
除此之外,大家都束手无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