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只要是满人在旗的女子都要参加选秀吗?没有出身限制吗?

如题所述

选秀主要包括选秀女和选宫女:
选秀女内务府主持,三年一次,主要以八旗佐领下13-17岁旗人女子,一般为满、蒙三品及以上官员之女。先由户部奏报皇帝允准后,行文八旗都统衙门,基层长官逐层造册汇总,由户部上报皇帝,决定选阅日期,选秀时要看秀女的品行和门第,选中者一般为内廷主位、皇子成婚、亲郡王指婚、亲郡王之子指婚。

清朝宫廷选美,即所谓秀女,首先必须是血统纯洁的官员的女子,以保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在保证血缘和社会地位高尚的情况下,才讲女子的美貌与素质。挑选秀女,是为皇帝做妃嫔或为亲王、王子指婚,所以必须体形健美、品行端正。清朝选秀女很复杂。由内务府主持,涉及到各旗都统衙门及户部等。要经过层层挑选,保证无误。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

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未经阅看之女子及记名之女子,私相嫁聘者,自都统、参领、佐领及本人父母族长,都要分别议处。

为什么会这么严格,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件事情中了解:在这一规定发布的第二年,闽浙总督德沛上了一道奏折,请求乾隆皇帝允许他年过十七岁的儿子恒志与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完婚,但是,马尔泰的这位千金还没有参加过选秀女。此事令乾隆皇帝大为恼火,命令德沛立即赶赴京师,当面训饬,同时强调:“我朝定例,八旗秀女,必俟选看后方准聘嫁。凡在旗人,理宜敬谨遵行。近见尚有未经选看之秀女聘定许字者,大臣等有奏事之责者,虽系蒙朕恩俞允,究与体制未协。选看八旗秀女,原为王、阿哥等择取福晋;若在未经挑选之前即行结亲许字,非为废弛旧制,并恐无奏事责任之人,或不敢陈奏之人,伊等已行许字之女,朕因不知,另指他人,亦大有关系;且八旗秀女,于十三四岁即行选看,并无耽搁之虞。”

这里,乾隆皇帝振振有词地说了三条理由:

第一,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女是为诸王和众皇子挑选妻室,并非是为了给自己充实后宫;

第二,一旦因选秀拆散了他人的姻缘,也是因为没有遵守“我朝定制”,违法在先,并非皇家的责任;

第三,即使为了选秀等上三年两载,应选秀女也不过十六七岁,不会耽误她的终身。

最后,乾隆皇帝命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乾隆二十年(1755),再次补充规定:应阅视的秀女,在未受阅选之前私自与宗室王公结亲者,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至于参选秀女的年龄,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最小的是十一岁,大的可达二十岁。
凡届挑选秀女之期,由户部行文各旗都统,将应阅女子年岁等,由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及族长,逐一具结呈报都统,然后汇咨户部,户部上奏皇帝,皇帝批准何日选看秀女后,户部马上再行文各旗都统。

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层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由户部上报皇帝,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因为有病、残疾、相貌丑陋而确实不能入选者,也必须经过逐层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统咨行户部,户部奏明皇帝,获得允准后才能免去应选的义务,听其自行婚嫁。
好吧看了这么多规矩,怎么样才能把秀女整到选秀的地儿呢?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由于众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车辆,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车乘坐。因此,乾隆时规定:“引看女子,无论大小官员、兵丁女子,每人赏银一两,以为雇车之需。……此项银两,……著动用户部库银。”

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称为“排车”,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

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车树双灯,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
日落时分发车,入夜时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

初选完毕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依次登上她们来时所乘坐的骡车,各归其家。这种井然有序的排车法,是嘉庆年间的一位名叫丹巴多尔济的额驸发明的。

当应选的秀女们在神武门外走下骡车后,先由户部司官维持秩序,再由太监引入宫中。
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都曾是阅选秀女的场所。

一般每天只阅看两个旗,根据各旗参选秀女人数的多少进行搭配。

阅选时,通常是五六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后选阅,但有时也有三四人一排,甚至一人一排的。被挑选女子的名字,每排写一张单子,留宫中存档,这种名单,在档案中称为“秀女排单”。

如有被看中者,就留下她的名牌,这叫做留牌子;没有选中的,就撂牌子。这算是第一次挑选。

凡经太监挑选被记名的,须再行选阅。然后,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复选,复选而未留者,也称为撂牌子。

这是第二次挑选,凡不记名者,听本家自行聘嫁。

最终剩下的秀女 她们怎么办呢?

经复选再度被选中的秀女,还有两种命运:一是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一是留于皇宫之中,随侍皇帝左右,成为后妃的候选人。

如果成为后妃的候选人,手续会更为复杂,初次“引阅”之后,屡屡“复看”,有“记名”的,这是被选中留牌子的;有“上记名”的,这是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

最后,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选定数人,其余的都撂牌子。

慈禧太后就是以秀女的身份进宫,被咸丰帝选中封为贵人,由于得到皇帝宠爱,随后晋升为嫔,再升为妃。咸丰帝热河宴驾之后,被封西太后,与东太后慈安共同垂帘听政,扶助其子载淳(同治)当皇帝。这个善于玩弄权术的慈禧西太后,掌握中国的大权达47年之久。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最后,来瞧瞧您们心中的秀女其实还是和现实有差别的。

选宫女

内务府会计司主导,一年一次,内务府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所属的包衣旗人)佐领、内管领下年满13-15岁包衣旗人女子,充当内廷主位的使令女子、后宫杂役等,一般在25岁出宫,可以婚嫁。
代诏女官——正三品,仅设于皇帝宫中

内廷女官——正四品,管理宫女并协助皇后、当值内眷管理内廷女官。

女史——正五品,仅设于皇后、皇贵妃宫中,仅设1-2人,见贵人以下位份内眷,可免礼。

司记——正六品,

昭训——正七品

采女——正八品

奉仪——正九品

宫女——无品级

女官司掌与职能

太皇太后10人代诏女官一名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两名宫女15名

两宫皇太后代诏女官一名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两名宫女12名

太妃太嫔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一名宫女12名

皇帝女官8人代诏女官一名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两名宫女10名

皇后女官6人代诏女官一名女史两名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两名宫女8名

皇贵妃女官5人女史一名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一名宫女6名

大妃、贵妃、妃女官4人司记一名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一名宫女4名

嫔3人昭训一名采女一名 奉仪女官一名宫女3名

贵人以下女官1人奉仪女官一名宫女1名

为防止妃嫔后宫结党,将根据情况调配女官;其中,除帝后女官与帝后同居外,其余女官均居住于西三所之内。

外府女官:

太子东宫女官6人

亲王府邸女官5人

郡王府邸女官4人

贝勒府邸女官3人

大臣府邸女官2人

公主府邸女官2人

外府女官不分司掌,皆称女官。自宫女品级起,最高可至昭训。

女官管理

女官的管理:目前内廷女官由大清康熙王朝皇贵妃瓜尔佳氏管理;外府女官由内务府暂由皇后管理;全体女官的管理由代诏女官监督。

女官的来源:

1、报名女官者,均由宫女做起

2、各届秀女,可于大选之前申请成为宫女

3、各地官家小姐,可申请入宫为宫女,届时将以其威望定其品级。

女官的遣返:

女官当差满5年,则通过征询其本人意见,酌情赐归外家。或者指配给皇上,皇亲,子孙
为内廷女官中品级最高者,其余低品级者,称为“姑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7
  一般是年满十三岁的满族八大姓的女子参加选秀。挑选秀女的范围,各朝都有一些不同的规定,但基本皆是满、蒙、汉八旗官员,另户军土和闲散壮丁的十三至十七岁的女儿。挑选秀女由户部主办。每到挑选秀女之期,秀女们都得乘坐骡车至神武门外下车,然后按次序由太监们从旁门引入,到顺贞门前集齐,再按事先排好的名单顺序,进顺贞门备帝后们选看。帝后们每日只选两个旗的女子.原则上是先满族,次蒙古族,最后才选汉族的女子。审看时,备选女子要按圣旨六人一排,只有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的女子方能入选.入选的秀女还耍定期复看,直到复看合格后才能留在宫中。
第2个回答  2012-12-16
有限制,一般是五品人家才会去。全去的话,人太多了。
第3个回答  2012-12-16
不,只有富贵人家或官宦家族的女子才有资格参加选秀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楼主,可以百度百科【清朝选秀】
一般只能是满八旗中选。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阅选时,按八旗的顺序,一般七八个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后们挑选。被挑选女子的名字,每排写一张单子,留宫中存档,这种名单,在档案中称为“秀女排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