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痨是什么

如题所述

肺结核病以前俗称为“肺痨”、“痨病”,防痨就是预防结核病的意思。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1,原发性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病灶。

2,血型播散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大量结核菌一次或在极短时间内多次侵入血循环而引起,此时,由于机体变态反应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

3,继发型

指原发感染过程中肺内遗留下的潜在性病灶重新复燃或结核杆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7
名称:北京防痨协会
Beijing Anti-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英文缩写:BATA
办公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光胡同5号 邮政编码:100035
机构设置: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
主要负责人:理 事 长:安燕生
副理事长:许绍发 朱 琳 冯 俐
秘 书 长:张建英
监 视 长:潘丽宁
5 Dong-Guang Hu-Tong, Xin-Jie-Koua
Beijing 100035, China
北京防痨协会成立于1946年5月。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京津防痨协会,于1951年1月改称为北京防痨协会。1951年中国防痨协会(总会)由上海迁入北京,此后北京防痨协会自行解散。1982年10月由北京市科协批准复会,1983年4月北京市卫生局同意并挂靠在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所(现为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办公。
本会是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卫生局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本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咨询服务,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和科普作品,发现并推荐人才;对防痨工作的技术政策发挥咨询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防痨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学术水平等。
北京防痨协会从事团结有关专家学者,促进防痨科技水平提高,开展专业研究、学术交流、科普宣传、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编辑专业刊物。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光胡同五号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1个回答  2012-11-27
肺结核病以前俗称为“肺痨”、“痨病”,防痨就是预防结核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