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总会听到“进伏”这个词语,为何大多数“暑伏”都是40天?

如题所述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进伏,其实就是三伏天的开始,一般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夏至起往后遇到3个“庚”字,到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这是因为春分以后昼长夜短,至夏至时 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庚字在夏至后出现的时间不一样造成的。夏至到立秋,本来就有50天左右,如果庚字靠前,那么会出现五个庚字,也就是中伏20天,庚字靠后,也就是中伏10天。

三伏天时间的长短是由中伏决定的,如果中伏为10天,那么三伏天就是30天,若是中伏为20天,则三伏天就是4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但是大多数都是中伏20天,所以三伏一般都在40天左右。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短夜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因为按照古时人们对天气气候的观察,他们发现大多数“暑伏”都是40天。
第2个回答  2020-11-14
暑伏是否40天要看中伏持续的时间。暑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初伏、末伏是10天,中伏10天或者20天不定,要依据立秋时间决定中伏是否延长,所以大多数暑伏是40天。
第3个回答  2020-11-14
依据庚日10天重复一次的规律,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然而进入末伏的时间比较特殊,是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前,那么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成了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中伏也就成了20天。今年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是8月5日,而立秋是8月7日,因此要等到8月15日即第六个庚日才能进入末伏,所以中伏得延长10天,俗称“双中伏”。这样算来“暑伏”总计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