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疫情使人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增加、对个人经济上也有影响、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1、人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增加

这次疫情警告着我们不要随意践踏野生动物,疫情过后人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也得到提高,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品也会在家里存放,以防不时之需,人们的健康意水平会很大程度的提升

2、个人经济上的影响

在疫情到来时很多朋友以为会很快过去,所以面对对抗疫情很大意,谁也没想到疫情持续很久还没有彻底解除,在经济上很多人没有过多的准备,很多网友表示网贷、房贷、车贷因为工作没有如期进行而还不上款。

3、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

在疫情期间,学校开学、工厂开工不能如期进行,而推动网上教育、网上办公等的互联网发展,线上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进入了同学们的生活,而且最短的时间还要持续半个月,这同时也推动了“线上知识付费教育”的发展。

我国医保对新冠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

一是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二是保证及时支付患者费用,特别是发挥医疗救助资金的兜底保障作用,打消患者就医顾虑。对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传染风险。

三是对集中收治的医院,医保部门将预付资金减轻医院垫付压力,患者医疗费用不再纳入医院总额预算控制指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疫情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一、影响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房产、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工人返城、工地停工、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2003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
2、对中观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春节档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1月底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受波及。
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
3、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4、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5、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二、对比2003年非典
6、相比非典,本次疫情传染性更强但致命性更弱,政府应对较快,经验更为充分。但相比2003年非典,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外部环境更差,且当前疫情发生的时点为对第三产业需求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节,因此,我们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2003年非典,但时间可能更短,具体影响大小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
外部,加入WTO以后,2003年出口同比从2001年7%升至30%左右。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2019年中国对外、对美出口分别为0.5%和-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
内部,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换挡,人口老龄化加重,宏观杠杆率较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9年底经济暂稳但基础不牢,且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小于2003年。
7、与2003年相比,当前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而疫情对服务业消费影响较大。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和53.9%,一二产业分别较2003年下降5.3和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9个百分点。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的经济贡献率分别为57.8%、31.2%和11%,其中消费的贡献率高于2003年22.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点。
8、本次疫情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服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强,出手更快,预计影响时间短于2003年非典。据WHO数据,2002年11月-2003年7月全球确诊感染SARS患者共8096例,其中死亡774例,死亡率9.6%。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累计确诊案例7711例,累计死亡病例170例,死亡率2.2%。
9、疫情持续时间及其经济影响的情景分析:由于反应更快、抗击疫情力度更强,因此此次疫情影响更大,乐观估计影响主要在一季度,但也要估计第二和三种情形
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结束,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5.4%。
情景二:由于春节复工人口流动、气温较低利于病毒传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续至二季度,最终各方面努力下并在气温升高的帮助下于6月左右结束。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将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5.2%。
情景三:考虑到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以及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要充分估计形势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种更严峻,坚持底线思维。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三、非典疫情的经验教训与应对措施
10、2002年11月-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为初发、加速扩散和减退三个阶段。
11、非典期间,财政政策方面,我国主要通过财政减免、补助补贴、国债支持三类支持措施抗击非典。
货币政策方面,总体保持稳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适当信贷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
四大防治措施,维护经济生产活动的正常有序运行: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坚决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全力组织救治,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努力提高治愈率;做好物资供应,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四、政策建议
12、财政政策是关键,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
第一,加大疫情相关财政支出,扩大研发、救治、防疫物资、一线医护人员补助的财政兜底范围。
第二,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尤其是交运(民航、公路客运、水路客运和出租汽车)、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增值税,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
第三,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率,养老、医疗缴费率可分别降低1和2个百分点,降低企业负担。
第四,给予企业部分受疫情影响期间受损行业的财政贴息,可暂定一个季度。
第五,对参与非典防治工作的卫生医务人员提供临时补助。病人疫情治疗相关费用一切减免。补贴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响,提前防范可能的失业潮引发的社会稳定。
第六,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第七,扩大赤字率至3%。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财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属预计外的支出,为避免挤压其他民生和稳增长支出,有必要扩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项目储备,疫情过后大搞基建减税,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13、货币政策要适度降准降息,给予特殊时期还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励但不强制商业银行对主要疫区湖北下降利率,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信贷支持。鼓励各大保险公司畅通保险赔付流程。
14、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15、尽快恢复生猪、家禽类饲料的供应和物流系统,避免生猪、禽类因饲料供应和销售受阻而大面积扑杀产生新的疫情。
16、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同时,延长的假期及推迟开工的期间内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强制工资,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而在复工后加大裁员的现象。
17、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加强舆论监督,强化官员问责,表彰抗击疫情战斗英雄,完善应急医疗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传统“堵”的思路转移到“疏”的思路。
18、大力补齐医疗短板,改革医疗体制,放开市场准入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财政支出中医疗等民生支出占比。
19、2019年在市场大讨论“猪通胀要不要加息”、保6的时候,我们明确提出“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该降息了”、“减税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稳增长”、“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气推动改革开放”。
2019年底经济初现企稳迹象,市场洋溢着乐观的气氛,我们多次提醒“经济企稳基础并不牢固”、“2020年中经济面临再度下行压力”。
我们一以贯之的三大政策建议组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多难兴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4
1.
疫情带来了的惊慌,人们猫在家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 茫然失措,觉得有种泰山压顶,身不由已的感觉了,有种为国家和家庭的担忧,这是百姓精神方面的影响。
2.
从国家和地方政府防控疫情措施的不断升级,百姓的生活圈也为了配合政府防疫需要也完全受到限制了,基本生活步骤已完全打乱,这是生活方面的影响。
3.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疫情发生在年末岁首,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大流动的时期,由于
第3个回答  2020-11-14
疫情的到来,让我们由最开始的慌乱迷茫焦虑到正视人生的几个方面:大到健康的体魄,小到良好的生活技能个人卫生习惯,企业无法正常运营的厂房租金贷款各项开支,个人的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还款无现金收入…延迟复工,企业和个人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生活压力。由于长期禁足,习惯独自生活的人必须要和父母、配偶、孩子捆绑在一起,互相看不顺眼,各种矛盾冲突不断。而不能忍受独处的人,哪怕冒着聚集感染的风险,聚众串门打牌玩耍被感染的也不少,让家人和其接触的人深受其害。过载的信息量,让人分不清信息的真假,照单全收,情绪容易起伏不定,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也有不少人利用这个难得的长假,听从国家的指挥,除了陪伴家人外,闲暇时间用来阅读,参加感兴趣的课程提升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充实而忙碌,或是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消费,寻找靠谱可以增加收入的副业,学习如何合理化分配家庭收入规划投资理财,以更好的面对突发风险。
第4个回答  2020-12-22
说起疫情对生活的影响,那真的太多太多了。因为疫情的出现,限制了部分市场经济的流转,公众场合没有正常进行,影响了商家也影响了顾客消费。平常很容易做的事情,在疫情严重期间都不能做,老老实实待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收入,对生活基本开支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