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雍正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如题所述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在热河和南苑行猎之后“偶感风寒”,住在畅春园休息,命皇四子胤往天坛代行冬至祭典。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情恶化,至夜间猝然逝世。

据说康熙驾崩之前曾经将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允、皇八子允、皇九子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八人招至御前安排后事,并命隆科多草诏传位于皇四子胤。

康熙驾崩7天后,隆科多公布了康熙的遗诏,宣谕:“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胤在太和殿即位登基,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扩展资料

康熙一共有24个儿子,最后参与皇位斗争的这9位皇子,最后四阿哥胤禛获胜,继位成为雍正帝。

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1、老大胤禔,是惠妃的儿子,一直不走正道。在妄想当上皇帝的路上,老大虽然也立过战功,但是后来却用喇嘛教的魔镇之法打算谋害皇太子,最终被反噬。余生都在监狱中度过。

2、老二胤礽,是康熙立的皇太子。本来可以顺理成章当上皇帝,无奈自己的兄弟能力太突出。心切的老二为了顺利登上皇位,开始结党,这就犯了康熙最大的忌讳。于是太子位被废,胤礽被囚禁至死。

3、老三胤祉,只是一介书生。估计本人对于皇位 也没有太大兴趣,只是皇子不急,下人急啊。他的手下却是积极结党,希望三阿哥登基,因此,事发之后,无辜的老三在康熙朝的时候就被削了爵位,自此再没一点争位心思。

4、老四胤禛,隐忍内敛,城府极深,能力出众的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5、老八胤禩,胤禩生母出生卑微,只是因为美貌被康熙选为妃子。不过,胤禩最终未能生出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实力太弱,而是风头太盛了。胤禩的大张旗鼓却是显示出了其出众的能力,却也成为了众矢之的。雍正四年,死在狱中。

6、老九胤禟,十分聪明,喜好研究化学“毒物”。后来也是雍正四年死在狱中,据说很有可能是被毒死的。

7、老十胤俄,其实老十的能力并不突出,单论能力是最没有可能登上皇位的,但是他却力挺八哥。最终被雍正派去守陵,直到乾隆二年寿终正寝。

8、老十三胤祥,是最挺雍正的一位。所以,如果胤祥没有因为疾病早逝的话,肯定会受到雍正的重用。

9、老十四胤禵,雍正的胞弟。军功卓著,能力极强,深受康熙喜爱,不过在政治斗争中头脑不如雍正。最后病逝于乾隆年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1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在热河和南苑行猎之后“偶感风寒”,住在畅春园休息,命皇四子胤往天坛代行冬至祭典。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情恶化,至夜间猝然逝世。

据说康熙驾崩之前曾经将皇三子诚亲王允祉、皇七子允、皇八子允、皇九子允、皇十二子贝子允、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八人招至御前安排后事,并命隆科多草诏传位于皇四子胤。

康熙驾崩7天后,隆科多公布了康熙的遗诏,宣谕:“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几天后,胤在太和殿即位登基,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扩展资料:

继位之谜

从雍正年间时,对雍正继位的谈论便不绝于耳。虽然史学界对皇位合法性尚无定论,但流传的把"十改于"的改诏之说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存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问题。

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

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子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并且在诏书中一般都是加上个皇字的,比如传位于皇四子,假如这样”十“改为”于“是没有根据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九子夺嫡”:揭秘雍正皇帝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雍正继位有两种说法:

1、主张篡位说的学者中,有的认为康熙去世过于突然,未来得及留下任何传位遗诏,而雍正和隆科多等合谋抢占了先机。

有的认为康熙生前两立两废太子,对立储君一事劳心伤神,直到临终前才属意皇十四子为储君。

2、按照正统继位说学者观点,如果没有实在的证据证明其他皇子为康熙所属意,雍正的即位是有理由的。并且在诏书中一般都是加上个皇字的,比如传位于皇四子,假如这样”十“改为”于“是没有根据的。

扩展资料: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刻,康熙驾崩于畅春园。按雍正自己写成的《大义觉迷录》所言,康熙临终时将遗言宣付负责禁卫的隆科多,由隆科多传口谕,令雍正入继大统。

据《上谕内阁》记载,三日后即十六日,胤禛公布了所谓遗诏,且只宣读了满文本。无论如何,从中可以证明一件事:即现存所有“康熙遗诏”,至少都是在十一月十六日后再行做成,在十三日康熙帝驾崩时,只有口谕而已。

因此,这次三体文字合璧的辽诏,恐怕更晚于现存汉文诏书与满汉合璧诏书,据此定案说服力有限。

所谓改诏说大致有二,其一较为流行,即“传位十四子”改“传位于四子”或“传位第四子”;其二为“传位于胤祯(十四子名)”改为“传位于胤禛”。

两种说法都曾引起学界辩驳,本次辽诏出现,很多人也从三种文字的写法来论证改诏为不可能。但实际上,无论诏书是以汉文、满汉文还是满蒙汉文写就,改诏说从逻辑与事实两方面本身就都难以说通。

改诏一事风险极大,不论任何高明的写手,都难保不留下痕迹,容易欲盖弥彰、弄巧成拙。而且如果冒着风险改诏,必须具备两大前提。

第一,康熙曾公开表明自己已拟好遗诏,并宣布于某处保存。第二,诏书当于皇帝驾崩之时当众取出宣读。否则,根据前文所论遗诏的性质,则改诏不如重新制作一份诏书便利。

康熙是于出猎途中突发疾病,至畅春园休息而突然驾崩,而任何史籍都没有言明已有遗诏。退一步讲,就算史籍都经过雍正即位后的修改消除了痕迹,也很难想象康熙出猎会随身携带遗诏。

而三日后才发布诏书,不难看出雍正有时间有条件制作诏书。故而改诏一说,本来就于情于理难以成立。因此辽诏至多证明雍正没有改诏,依然无法成为判断雍正皇帝即位情况的关键证据。

为了澄清社会上关于满汉关系、皇位正统性以及其他于己不利的种种流言,雍正七年,雍正亲自写了《大义觉迷录》颁布天下。

其中有他对即位情况的自述:当时胤禛替代其父在天坛祭天,听闻康熙身体不适,屡次请求探视均未果。

但十一月十三日,突于祭所接到召见通知:“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这段记载即为隆科多所传上谕,也是后来遗诏的内容。但对于它的真伪,历来争论不休。

根据雍正自己的说法,他是在京诸皇子中最后一个到达畅春园者,而当时,康熙已告知在场的诸皇子与隆科多,胤禛将即位为帝,只有他本人因晚到而不知。

“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

据此则他到后与康熙曾有一段关于病情的交谈,但其间康熙并未透露让他继位的意思。直至康熙驾崩后,方由隆科多宣诏告知。

必须注意到,《大义觉迷录》颁布时,雍正帝所述的诸位见证人中,主要政敌阿其那(八子允禩)、塞思黑(九子允禟),以及传诏大臣隆科多等或已死或被圈禁。

而允祥等乃雍正帝最为信任的心腹。因此这些见证人几乎不可能发表任何异议。故难以轻易判定其真实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2
你好。关于雍正当上皇帝,历来有篡改遗诏之说,但无确切史实作鉴证。我认为原因有二:

一、雍正有当皇帝的能力。雍正生活朴素、严肃,处事雷厉风行、当机立断,且能做到勤政刻苦和知人善任,具备当皇帝的基本素质。而且雍正为康熙王朝立下不少功劳,深得康熙赏识。

二、雍正有当皇帝的实力。康熙对其他参与争夺王位的几个王子是比较失望的,故在一定程度上放任雍正建立自己的班底。满清初年最大的势力家族佟家支持雍正的。北京附近的军队掌握在雍正手里。

因此,雍正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6-24
雍正是因为在九王夺嫡的时候静观其变,让另外两个王爷派自相残杀,最后康熙看老四不争王位,最后才把皇帝给他,还因为当时的弘历十分聪慧,康熙其实有一点“父凭子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