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第几周年

如题所述

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的第50周年。

“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正在中国科技馆展出。展览追寻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禾下追梦”的探索与实践。受此触动,袁隆平的助手尹华奇专门向科技馆寄来亲笔手稿,深情回顾了杂交水稻攻关的艰辛历程,表达对袁隆平的崇高敬意。

1966年2月,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开创了国内杂交水稻研究的先河,也开辟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领域。

1967年6月,湖南省科委将“水稻雄性不育”正式列入省级科研项目,同时,尹华奇、李必湖两名应届毕业生留校给袁隆平当助手,“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杂交水稻的研究也由此转向了团队合作。

杂交水稻相关介绍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

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具有个体高度杂合性,杂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杂交水稻(禾本科稻属植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