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志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王念孙,字怀祖,清瘦聪慧,自号石臞,出生于1744年,江苏高邮人。他是清代学者王引之的父亲,八岁即通读十三经,涉猎广泛,包括史书与鉴书。乾隆四十年(1775),他考中进士,官职历经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等,直至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等职。王念孙一生尊崇经典,品行端正,对古籍研究精深,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并称为“五君子”。

王念孙的学术渊源可追溯至其父王安国,字书城,号春圃,是雍正二年殿试榜眼,曾任吏部尚书。他曾师从戴震,精研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尤其在经学方面,对汉学有深厚造诣。他手编诗三百篇、九经、楚辞韵部,对古音学有独到见解,如支、脂、之三部的区分,段玉裁的《六书韵表》也有提及,而他对至、祭、盍、辑的分类则为段玉裁所未及。王念孙在青年时期与李敦贾、田祖晨等交流,探讨古学,学术成就斐然,翁方纲的赞誉“识过铉锴两徐而上,学居后先二郑之间”可见一斑。

在二十三岁那年,王念孙研读江永的《古韵标准》,发现顾氏的韵部分类仍有不足。他深入研究,结合《楚辞》、《淮南子》、《易林》等书的韵律,对古韵进行重新编排,创立了二十一部古韵体系。他对古书中的文字借用和语音转化有着深刻理解。作为徽派朴学的代表,王念孙运用独特的训诂方法,注重古声求古义、假借字求本字,并能突破传统,对《广雅》进行详尽注释,纠正了许多错误,撰写了《广雅疏证》,对古代训诂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念孙认为训诂的真谛在于声音,通过声音来求取古义,他强调通过辨别字的声近或声同来解决假借问题,主张以本字读音来解读古籍,使得复杂的学术问题豁然开朗。他的儿子王引之继承了父亲的学术精神,治经严谨,既熟悉汉学,又不受其局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