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平常心
具体表现为对一是对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有准确的预测。二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

感受平常心
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 以平常心做人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平常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态。

有些人认为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那只是表象,实际上这是对自己能力充分认识以后的一种态度,“没有能力,争了也白争;没有能力,贪也贪不到”,对于自身能力的判断,需要在成功与失败之间长期实践才能做到充分认识。

任何一个人都可具备平常心。

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才可经常持有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佛教语录
佛教所指的平常心即是在一切环境当中不起分别执着(一相三昧),在一切行为当中不起分别执着(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相关佛谒
无门慧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平常心是道
最早是马祖道一提出来的。从南泉普愿传到赵州从稔手上,更是发扬光大,成为他独特的宗风。所以,学人向赵州从稔问道时,他常常就顺手从眼前的平常事物拈来回答,举几个著名的公案:

  僧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赵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也”赵州云:“洗钵去!”其僧忽然有省悟。

  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赵州云:“老僧在青州,作的一领布衫重七斤。”

  其他像吃茶去、大道通长安都是脍炙人口的禅语。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

  这首偈子,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年四季各中不同的天气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变万化的游戏,悟道者一概笑而纳之。

  难是难在,“若无闲事挂心头”不是口头说说即得,而是必须痛下功夫,才能到达的境界。无门慧开评道:“赵州纵饶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虽然赵州明白“平常心是道”,却也花了三十年的实践工夫,才达到知行合一、理事圆融的境界!
相关著作
感悟平常心》 :

  《感悟平常心》用朴素的语言和翔实的史料,对人生8大平常心态(成败之心、贫富之心、淡薄之心、幸福之心、宁静之心、仁爱之心、忍辱之心、生死之心)做了较为令人信服的阐释。一卷
平常心
《感悟平常心》在手,洞悉平常心的真谛,我们不能不感悟到,平常心其实是一种至高至纯的人生境界,是中国人极有魅力的生存哲学。

  何谓平常心?如果按照中国古文化的轨迹去追寻,并上升至儒道文化的层次上解释,便有些玄奥。其实,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有一定修养后方可具有的,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如孟子所说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但是,“无为”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无争”并不等于不同恶势力抗争……至于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梦死,更不能算为一种人生境界,正如作者所评论的:“当他们到了纯粹只顾自己醉生梦死的境界时,道德的评价就苍白无力了。”把平常心庸俗化、世俗化、简单化,都是对平常心本意的曲解。

  当今时尚无论是物品的价值或是对于人的评价,大都以金钱来衡量,愈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愈有钱的人就愈伟大,可以说拜金主义泛滥。如此一来,多年形成的道德和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处在迷茫、徘徊的状态中,导致自我心态把握上的失准,继而陷入名利诱惑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纯粹地杜绝欲望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时时自省,不丧失自我的真性,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诚如书中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于贪欲和争斗,对于一个悟得平常心的人来说,即是正确而明智的抉择。”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贵在守恒。以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件事为例:当我们为同事去世的亲人送葬时,在走进火葬场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到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争名夺利实在太没意思。可当走出火葬场,重新融入世俗生活中时,有些人完全忘却了在火葬场时的感慨,依然乐此不疲地周旋于名利场,有的还会变得异常“骁勇”。保持平常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每个人的恒久理念呢?

  真正领悟平常心的意义,并以此为人生准则,从中获取无限的欢乐与满足,做一个永远幸福的人,既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要有睿智的理性思考。如此说来,平常心的内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实并不平常。
经典名言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佩恩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萨克雷
  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愿。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马克·吐温【美】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

  ——张海迪【中】

  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拿破仑【法】

  成功的意义应该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

  ——罗兰
参考资料
《六祖法宝坛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0
佛学术语,禅宗公案名。又作赵州平常心是道、平常是道。系南泉普愿接化赵州从谂之语句。赵州问南泉(大四八·二九五中):‘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问:‘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州问:‘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赵州乃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又颂云(大四八·二九五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林中,每以‘平常心是道’为习惯用语。盖日常生活中所具有之根本心,见于平常之喝茶、吃饭、搬柴、运水处,皆与道为一体。平常心,指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之起居动作,而此四威仪乃为真实之禅。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举江西大寂道一禅师之示众语(大五一·四四○上):‘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中略)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第2个回答  2012-12-20
佛学术语,禅宗公案名。又作赵州平常心是道、平常是道。系南泉普愿接化赵州从谂之语句。赵州问南泉(大四八·二九五中):‘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问:‘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州问:‘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强是非也!’赵州乃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又颂云(大四八·二九五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林中,每以‘平常心是道’为习惯用语。盖日常生活中所具有之根本心,见于平常之喝茶、吃饭、搬柴、运水处,皆与道为一体。平常心,指行、住、坐、卧等四威仪之起居动作,而此四威仪乃为真实之禅。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举江西大寂道一禅师之示众语(大五一·四四○上):‘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中略)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卷上、景德传灯录卷十、祖庭事苑卷七、无门关第十九则、五灯会元卷四赵州章、光明藏卷中
第3个回答  2021-01-25
平常心是一般化的心,有平常心的人是人堆里的人,这样的人很少想该如何做才可以,他们追求的是心的一致行上的相同。道是永恒的,平常心态是易占得长的心态,人平常的行为是最可长期保持下去的,平常中道性多,因此,平常心是道。
第4个回答  2012-12-20
不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做到处事不惊,坦然,淡然,释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