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或童谣

如题所述

关于端午节儿歌或童谣解释如下

一、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二、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三、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四、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六、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知识延申

端午节起源

龙舟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的起源和传说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一下源于纪念屈原: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他主张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赶下台,被赶下台,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湘、湘等地。

在他的流亡生涯中,他写过“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其独特风格和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看着他的祖国遭到侵略,屈原心有余悸,但始终不忍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在写完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悲哀,纷纷涌向汨罗江边,以示哀悼。渔民们划船,在江上来来回回地打捞他的真身。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大夫的身体。

大家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年迈的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给蛟龙水兽下药,以免伤害屈大夫。后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此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便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5
以下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或童谣:
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2.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3.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 二 三四五,你划龙舟我打鼓。"
4.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5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不要伤害屈原老公公。
这些儿歌或童谣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赛龙舟等。同时,也充满了欢乐和乐趣,适合孩子们在端午节时唱唱跳跳,欢度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