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内障?

如题所述

白内障是指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的一种眼科疾病。白内障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渐加重,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白内障有很多病因,有些是先天性白内障(多见于儿童),眼外伤也会导致白内障,某些内科疾病亦可致白内障。如:糖尿病、肾炎等,还有并发性白内障,但是大多数的病例和患者与年老有关。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的达8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达100%。
得了白内障怎么办
虽然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够彻底有效治疗白内障,但通过手术却可以轻松达到复明目的。许多患者通过手术成功地恢复视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7

什么是白内障

第2个回答  2021-05-12
白内障的产生正是由于晶状体浑浊所导致的。因为我们的晶状体也会“退休”,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者外伤等各种原因,人眼的晶状体就会逐渐变得浑浊,光线无法透过,从而引起视力的下降。也就是说白内障的罪魁祸首就是--晶状体。
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最为常见。通常,我们的人工晶体可分为单焦、多焦和连续视程人工晶体三大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白内障患者都需要即刻做手术,一定要到专业的诊疗机构诊断检查,才能确保最好的疗效。
第3个回答  2020-01-17
第4个回答  2012-11-30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