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的过分溺爱,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弊端?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父母对第三代大多数比较溺爱,但是同时解决了年轻一代上班没法兼顾孩子的情况。怎么看待三代同堂的利弊?怎么温柔的化解一些矛盾?

第1个回答  2019-04-22
溺爱表现一:特殊待遇

日常表现:

(1)吃“独食”: 好的食品全家人舍不得吃,给孩子一个人吃;

(2)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危害: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溺爱表现二:过分注意

日常表现:

(1)以孩子为中心: 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2)“人来疯”: 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危害:这样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暴躁、自私。

溺爱表现三:轻易满足

日常表现:

(1)买买买:和宝宝逛商场时,孩子要什么买什么;

(2)零花钱过多: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等

危害: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溺爱表现四:生活无规律

日常表现:

(1)生活没规律: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2)祈求央告: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等

危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溺爱表现五:包办代替

日常表现:

(1)不让孩子做家务:常常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2)不让孩子自理:不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

危害: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溺爱表现六:过分保护

日常表现:

(1)限制探索:孩子要玩水,“冷”!;孩子要在地上爬,“脏”!;孩子要丢东西,“打”!

(2)大惊小怪: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大人值得深思。

(3)限制社交: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成为了父母的“小尾巴”,最终成为“家里横”

危害:孩子变得懦弱,剥夺孩子独立;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第2个回答  2019-04-22
我们说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不管父亲也好母亲也好,都爱孩子,天性。那么孩子的成长当中,固然需要一些东西。我们爱孩子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特别愿意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但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有些满足需求对孩子的成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有些需求过度的满足,对孩子来说,对他的成长具有破坏作用,或者说是没有好作用。我们说溺爱就等于过度了,那么如何去防止这样的一个现象,第一个,作为成人,有了孩子的父母。第一要有自己的工作,要有自己的嗜好,要有自己的事干。他就不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当你的孩子有些需求,你也爱你的孩子的时候你要去想一想,你爱孩子最终目标是什么?那么我们所有的家长都会讲,我要爱我的孩子,是让将来孩子有一天就会独立的成长,能够有自己的生活。我想这种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么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们爱孩子,对他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那么孩子这种需求,不仅仅是孩子,我们每一个人心理的需求在获取满足的时候,有些需求对他的成长确确实实有促进作用。但有些需求的满足,对他的成长却没有一丁点好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9-04-21
1.溺爱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孩子生活在事事由家长包办的“全自动化”的环境里,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缺乏由自己的努力而换来成功的体验,泯灭了孩子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2.溺爱造成孩子心理脆弱,社会适应性差。这是由于孩子自幼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渐渐地习惯于享受来自家长或他人“全方位”的照顾,所以到了幼儿园,许多孩子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抑郁、拒食、情绪不稳定、过于敏感和攻击性行为等。
3.过分溺爱还阻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家长的过度保护,在助长孩子依赖性的同时,抑制了孩子意志力、坚持性、不怕困难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久而久之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第4个回答  2019-04-21
对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我个人表示担忧。因为孩子会长大,需要独立,家长无法陪伴孩子一生,过分溺爱孩子,孩子的独立性差,过分依赖父母,如果离开父母就会缺乏独立性,无责任感,不自信,自卑,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问题最多的孩子。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自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障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而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以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为人着想,总站在不平等的角度来行事,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际关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学习就业以及爱情婚姻可能都变得困难。

当家长的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爱孩子,不要害了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独立的精神,开朗豁达,善良、礼让,让孩子更适应社会,真正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
第5个回答  2019-04-21
“子不教,父之过”,家长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孩子人格的养成是怎样的。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都孩子都疼爱有加,有的甚至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永远都“长不大”。
许多长辈对孩子都有求必应,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什么,即使是对自己压力很大的东西,家长都会想方设法地给孩子弄到,他们简直将再苦不能苦孩子扩大了一百倍来实行,从来不考虑孩子会因为这种有求必应带来什么可怕的后果。
过分溺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空间,结果造成孩子的“无能”,遇到问题不会解决,只会退缩和求助,甚至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逐渐都会养成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称王称霸的坏毛病。他的心里只有自己,从来不肯为别人考虑,长大了可能会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所以说对待孩子还是要理智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