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知晓命运是怎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命中有时终须有,富不可以计谋得,贵不可以才智成,智虑深邃终身不发,才高行厚仕宦蹉跎者,多矣。命禄贵显,偶逢际会,卒然卓至,有如神助,不求贵而贵自至;贫贱之人,常逢鬼祸,获过受罪,废而不进,欲免祸而难苟除。自功勋显贵,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庶人下愚,莫不有命。命数不可强勉,时运不可力求;松柏经霜,枝叶弥茂,命吉,善福自降;蓬篙蒲柳,望秋而凋,命凶,祸患危之,当处之坦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言,其主角就是汉朝一代名将李广将军,唐代诗人留下了大量歌颂他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征战沙场,边疆塞外诗句,属李广的最多。然后他的命运多舛,经历坎坷,时运不济;西汉一流的将军和射箭手,家族世代为武官,一生带兵打仗七十余次,英勇善战,功名赫赫,战绩卓著,西域匈奴闻风丧胆,备受士卒爱戴和当时文武百官的至高评价,武帝一朝,民间有一句话: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然而功高不爵,终生未得封侯,他的很多下属,名气比他小的,地位都在他之上,得裂土而爵,封为列侯,官至三公。在一次对单于的大规模作战中,汉武帝刘彻任命卫青为大将军,让李广带少量兵马走迂回偏道备后,不给他做前锋的机会,发兵前武帝私下警告卫青说:“李广这个人命运不好,不敢重用,如让他负责指挥大队人马,我担心会失掉这次战役”。最后李广因为不可抗拒力因素战斗失利,受到追责,引刀自刭,含愤自杀,留下了一句“岂非天哉”,当时百姓闻之,无论老幼,皆为垂涕。李广曾经对自己终生未得封侯,耿耿于怀,意意不平,专门就此事请教了当时的望气卜相家王朔,让其为他相面,并问:“我一生攻打匈奴战役几十次,立功无数,为什么我的那些部下因为军功被封侯的几十位,我李广不比同僚差,没有用一点功绩来封地,是我没有封侯的骨相,还是命该如此呢“,王朔问:“将军回忆下过去,是否做过让自己悔恨的事情”,李广回答:“我坐陇西太守的时候,羌人造反,我诱骗了他们八百多人投降,后诈而同日杀之,只有这件事情让我心意上过不去”,王朔马上明白了,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损了阴德,这就是将军你不得封侯的原因”。到其孙李陵带兵征战匈奴的时候,由于朝中奸人诬告,再加上战争失败投降等各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武帝夷其族,史书记载:自此之后,李氏名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4

《圣经》说:凡增加智慧的,必增添忧伤。但是这不代表智慧不值得追寻。认识到命运轨迹不好的地方,应该着重思考它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改善,我想这才是古人阐述命理的重要初衷。以个人来说,通过研究命理,明白自己个性有自我意识太强,不容易同世俗妥协的一面。我今年读了《曾国藩家书》,最近在读《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两难》、王阳明《传习录》。这些书不可能让我立刻彻底改变自身个性不足,但是它让我看到儒家思想其实很好调和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能让我更深刻认识应该怎样与他人相处,修身处世。我想这些书潜移默化中对改变个性有极大好处。妈妈在五十岁后,经常容易身体不舒服,小病不断,而通过命理看,我先天遗传体质也比较一般。因此最近打算花三四年时间认真读读中医书籍,希望能够通过传统中医养生,帮助妈妈调养体质,也让自己以后能健健康康生活。一个人研究命理,知道自己人生大致轨迹以后,天天执着于结果患得患失,对往后人生没有多少益处。多思考怎样改善自我个性缺陷、思维缺陷、体质缺陷,我想才是我们研究命理须持的基本态度。

第2个回答  2018-01-04

曾经有一位征战沙场,建功赫赫,果断明智的将军,对人世间的事理和命运把握得极为透彻。有一次,他在小人的谗言和误会之下,错杀了一位忠心耿耿,进献忠言的下属,而后后悔心痛不已,终抵不过内心的煎熬和良知的吞噬,最终选择了出家修行,皈依禅家,遁入空门。三十年后的某一天,一日他正在参佛禅定,进入虚极笃定,万物虚空的状态,突然感觉心中一阵波澜。原来是突然来了一位年轻人,从怀间拔出剑,准备从后面杀掉他。而他得以迅速的感应到,并反应过来,将他的刀拦下。最终如释重负的说了一句话:“等你等好久了。了了了。”随后将刀剑扯断,往生了。命运中的好事是福报,挫折,灾祸都是业力,享福不如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