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学视角分析博客传播的特点

如题所述

博客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中,没有严格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划分,每个人既是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又是受众。微博客更是如此。此处只是针对微博客用户扮演的传播者角色进行分析。1、个人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是专业的媒介机构。但随着博客、播客等草根媒介的普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者不再局限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而推广到普通个体。纽曼(Neuman 1991)曾经预言,新媒体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将是知识的多元主义以及个人化的传播控制”。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带来的信息更多的是个人化的:个人的观察、个人的活动、个人的观点和个人的信息。有人认为微型博客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微博客延续了自媒体个人化的特点。个人化首先体现微博传播者多是以个人名义出现的。虽然微博中,有大量的新闻媒体、名企、公关营销等机构的传播者,但微博主体是明星、粉丝和普通个人。其次,体现在个人对信息传播的把关控制上。即时信息的自由流通是微博的一大特色。微观层面上,信息的发布、删除,希望哪些人看到,很大程度上都有推友自己控制。这与传统编辑受“编辑方针”等的控制,
显得自主的多。宏观层面上,国家对于微博客等新媒体管制较松。当然,个人化的控制传播不是绝对的。例如,去年我国的微博就曾遭遇过集体关闭的政策限制。新浪微博为微博在中国的安全落地找到了方法,主要进行人工审查制和机器过滤,对敏感信息进行删除。最后,个人化体现在内容的私人化、生活化。博客虽是自媒体,但由于博文篇幅较长,博客个体性更强,因而创作博文需要深思熟虑,内容更加深刻、完整、客观,呈现公共性和精英化特征。然而,微博客的内容简短、发布渠道多样、即时性强,从而产生了大量个人生活信息,保留了个人的状态、历史、观点等。
2、多元化
微博客传播者以个人为主,但有不少组织机构公司圈子存在。比如,有大量传统媒体入驻,它们发布新闻信息;另外,有不少大公司品牌入驻,通过围脖进行营销;再有,政治人物开微薄,具有政治性和公共性。体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但是,活跃的传播者依然是少数。有人总结“微友”的贡献基于三A指标:受关注度、议题引发度、活跃频度。这表明微博传播者的多元化不是绝对的。
3、模糊化
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角色理论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适合具体社会环境和观众。特定情境分为前台和后台。情境是客观环境和主观感知的混合体。如果多种情境混合,我们行为选择就变得困难。梅洛维茨拓宽了情境的概念,认为地点只是感觉区域的一部分,决定人们互动行为的是信息流通的形式。信息不仅在场所中流通,还通过媒介流通。新媒体的运用混淆了不同情境的分界线,如电子媒介,冲破了由印刷媒介所造成的不同受众群体的分界线,促成许多公共活动领域的合并,“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网络这种媒介同时具有私人传播与公共传播制度的特征。
微博客可以看作典型的信息流动的空间。这里创造的“情景”也融合了私人情境和公共情境。传播者的不同社会角色在这里集中展示,由于微博客不对信息分类,大量碎片化的即时信息,因此,造成了传播者的角色冲突和模糊。例如,2009年12月18日,伍皓在微博上说,“本博自2010年1月1日零时起,将自愿自动自杀式关闭。”“我认识到确实很难区分公务员身份和个人身份,这会给我带来许多困扰和压力”。虽然,伍皓的微博并未如期关闭,但是后来他开始发大量关于自己孩子的信息,转换成一个温柔的父亲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9
网络空间,博客,电子邮件,MSN,QQ和所以结合今天的最平民,最流行的技术使用,这些电子虚拟空间满足一个很多年轻人的需要,他们需要来表达自己,所以个人网络行业,博客,论坛交流,成为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好,你让人们敬畏“儿童青少年休息的脸,脸上的表情,网络之间的信令是能飞的语言,他们畅所欲言。趋势这件事情,因为年轻人在玩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只能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