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

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内容

2009-10-07 22:32 “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唯一的前提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这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在实践基础上的互相转化。
区别:
主观:是对自然的主动感知与意识,只是意识没有行为
主观能动性:是指我们可以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行为

关系:
主观是个大而广的概念,主观能动性只是主观的一种事实行为的表现形式
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做,精神状态。
意识的能动作用指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突出表现在意识具有反作用。
所以三者关系:从范围来看,主观能动性的范围最大,主观能动性的想和做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一个表现,范围最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30
理解学科概念,除了翻阅必要的词典一类书籍外,主要的还要联系实际,即利用自己已有的认识(经验、知识、理论)合逻辑的展开思考,而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或必需形式,所以注意表述概念的词语含义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应该避免对词义的生搬硬套,“概念”和“词语”谁有联系但属于不同学科。)。1)“能动”的意思本来就是“自己会动”,不用它者作用自己可以动,与“被动”相反。“动”在这里广泛一些理解为运动、发展、变化。2)意识与思想基本是同一概念,一般意识多做名词用,即表某某东西,如小农意识就是一般农民的想法看法,思想是重迭词所以一般做动词多一些,但意识也有作动词用的,如意识到危险。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思想的能动性,就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是反应),(比如唐太宗就没有“手机”的思想或想法。)但不是照镜子似的反映,离开了说反应堆东西后还可以“继续想”,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比如看见放进盒子中五个苹果,反应在头脑中了,又拿出两个,这时就不需要再看盒子里的情况去“反映”,就可以“能动”地意识到盒子里有三个苹果。当然这种能动性归根结底也还是来源于小孩“数手指头”学数学的反映的结果。3)人的这种合逻辑的思想过程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动物本能的区别,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式,如有名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就是一种逻辑的推断,可以指导人们发现新的元素,至合成新的元素,不是有了原子能的利用才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是恰好相反。这就是思想的能动性的真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不可能懂得什么叫科学,更不知道什么叫“理论”,当然也不可能自觉进行科学研究。4)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思想的能动性,如果要加以区别,在于思想的能动性可以说“思想可以有能动性”,而说“意识可以有能动性”就别扭一些,因为“意识”通常指“人类的一种‘现象’,过程。”5)意识的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因为思想属于“主观”的方面。正因为人有思想所以可以制造工具,不仅适应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一般而言,“意识的能动性”单指人的思想的这种能动的特性,而“主观能动性”多指:人因为可以思想,所以他不仅想问题,而且还会根据需要去解决问题的这种人类特性。这里的“还会”两字非常重要,因为不能将“解决问题”的物质的实践活动包括在“主观”概念中。6)理解了上面的,就可以理解“意识的反作用”就是指人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这种反映必然导致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改造)客观世界(现实)。
第2个回答  2012-11-29
现在学校教的哲学,常给人一种不是智慧之学之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