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六椎爆裂性骨折,该怎么办?

母亲不慎摔伤,颈六椎爆裂性骨折,医院建议立即实施固定支架手术,请有经验的高手回答几个问题:
1、此病在国内能否治疗并恢复如初?
2、实施固定支架手术后,恢复最好的情况下能达到什么程度?
3、国内治疗此病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4、术后护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药物治疗选用?
请医生尽量提供详细的资料,在此不胜感激!!!谢谢了!!!

【治疗措施】

急救 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颈6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肺部痰液无法咳出,导致呼吸衰竭。必要时应尽早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恢复椎管形态 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牵引复位或手术撬拨首先恢复椎管的正常形态,消除对脊髓的压迫,避免脊髓变性水肿的加剧,并通过牵引维持对立。

消除椎管内致压因素 尽管通过牵引可以恢复力线,但椎体骨折片、椎板塌陷及椎间盘组织后突等仍有可能继续侵入椎管,构成对脊髓的压迫。凡经CT和MRI等明确的致压物应设法及早去除,根据致压方向,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手术应在牵引下进行。但全身情况不佳以及完全性瘫痪者可暂缓。

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在减压的的基础上,应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应用脱水利尿剂及大量激素,有一定的疗效。早期高压氧治疗也有一定效果。纳洛酮、神经节苷酯等药物尚处于实验及临床试验阶段,其作用有待于证实。目前常给予神经营养剂及改善血循环药物。脊髓完全性损伤者,应着眼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包括神经根减压(腕部应有部分功能保留)及肌腱移位手术等。有时行椎管减压术虽无济于脊髓完全性损伤的恢复,但有望通过局部减压使脊髓损伤水平下降1~2节段,提高手的功能。

后期病例 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妨碍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的骨性及软组织性致压物。利用肢体的残余功能进行功能重建。

颈椎骨折脱位是下颈椎各类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因常伴有脊髓的严重损伤,预后较差,只有不伴脊髓伤的所谓的“幸运性损伤”者例外。

颈椎骨折后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曲度及稳定性,椎管彻底减压,解除脊髓的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前提条件。但有时单纯的前路或后路手术不能完全解除同时来自前后方对脊髓的压迫,不能同时矫正前后方畸形,影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我们自1999.1~2000.6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17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3例,女4例。18~43岁,平均31岁。其中骨折脱位伴关节绞锁5例(C54例,C61例),爆裂型骨折6例(C5-7),椎体骨折伴原发性椎管狭窄2例(C5、C7),椎板骨折伴急性椎间盘突出4例 (C5/63例,C6/71例)。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9例。24h内手术者9例,2~5d内手术者8例。其中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 5例,D级2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及MR检查,以确定颈椎骨折脱位程度及有无关节绞锁、颈椎管狭窄程度及颈髓损伤范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前路再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气管插管全麻后,颅骨牵引下,先取侧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一个椎骨的椎板及棘突,先切除伤椎全椎板,清除血肿、黄韧带及碎骨块。绞锁关节撬拨复位或凿除阻碍复位的关节突关节。向上、下减压直至正常脊髓,大量盐水冲洗,在将减压取出的棘突及椎板制成骨条摆放在在关节突周围植骨,必要时用10号丝线固定在关节突关节囊上,放引流管缝合刀口。患者再取仰卧位,于颈前右侧作斜切口,逐层显露致颈前筋膜,用“C”臂透视确定需要减压的椎体间隙,用环钻及刮匙取出前方压迫颈髓的骨块、椎间盘。并向上、下方潜行减压,再用大量盐水冲洗,取自体髂骨块植入减压间隙。采用Sofmmor-Danek的Orion前路钢板,按颈椎生理曲度预弯后固定牢固,放置皮片引流,依次缝合。

术后常规应用激素、脱水剂、抗生素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颈部用颈托固定8~12周,术后第3天行高压氧治疗,每疗程10次,治疗2~3个疗程。同时积极预防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1.3 随访 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及最后1次随访时均行放大率相同的颈椎正、侧位片检查,中立侧位片上测量C2_-C7椎体高度h及h’,椎体高度丧失率(%)为:(h-h’)/h*100%。最后1次随访时拍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屈伸总运动范围[1]α=α1+α2。最后1次随访时的X线片上观察融合率。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
2 结 果
1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48个月,平均4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1.8级。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º,与单纯后路双开门后颈椎活动范围16.5º[3]相近。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见图1,图2。
无颈肩痛等轴性症状[4]发生,无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无食道损伤及刺激症状。
图1 颈5骨折术前X线片、CT、MR Fig.1 Preoperative X-ray 、CT and MR of C5 fracture
图2 颈5骨折术后X线片 Fig.2 Postoperative X-ray of C5 fracture
3 讨 论
3.1手术指征 我们把单纯前、后路手术不能获得彻底减压或满意复位的情况列为手术指征。①爆裂骨折同时累及前、后柱,椎管内前方有骨块、破裂突出的椎间盘,后方有关节突、椎板骨折伴有血肿、皱褶的黄韧带。宜从前后方同时减压及融合固定,方可获得彻底减压及牢固融合;②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后纵韧带骨
化发生颈椎骨折后,应先从后路减压获得充分的缓冲空间,使前路的植骨融合变得安全易行;③颈椎前方骨折脱位伴后方关节突关节绞锁。
3.2本术式的优点 ①颈椎骨折后先后路减压植骨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一方面前、后路同时减压,减压彻底,同时前后方用生理盐水对损伤的脊髓进行冲洗降温、清除内毒素减少了对边缘部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害[5],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②前后路同时植骨,植骨充分,加上钢板的固定,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避免了手术后椎间高度的丧失和因椎间隙塌陷造成的后突畸形和继发性神经损害[6];③颈椎骨折后,颈髓明显受压,缺血水肿,椎管容积明显变小。如果单纯从前路减压,由于手术入路深,操作器械对脊髓的任何刺激,都会加重脊髓的损伤,引起术后症状加重的可能。先从后路行椎管减压,使绞索的关节突关节复位,可明显扩大椎管的有效容积,增大了颈髓的缓冲空间,提高了再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④患者的平均屈伸运动范围和单纯的后路减压椎管成形术相近[3],说明前后路同时手术并不严重影响颈椎的活动度。由于前后路同时植骨融合,加上前方钢板内固定,使融合率明显提高,远期的稳定性好。椎间盘切除加椎板切除可引起三维运动的明显不稳[5],而前后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具有明显稳定颈椎的作用。因此前后路手术很好的调和了颈椎手术后运动与稳定的矛盾;⑤前后路一次手术既满足了椎管减压的彻底性,又获得了颈椎远期稳定性,降低了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另外,前后路手术一次完成比分别实施前后路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
3.3注意事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手术时应先后路解除关节突关节绞锁,使之复位,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后,再前路减压内固定。后方有关节交锁存在时,如不先凿除上关节突或撬拨关节突关节使之复位,单纯的前路手术将难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手术务必在颅骨牵引下进行,由侧卧位转换成平卧位时,一定保护好颈部,严防加重颈椎骨折脱位。术后颈部应用颈托固定8~12周。因为前后路一次手术后,颈椎的骨性结构明显受到破坏,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钢板的固定作用,因此术后一段时间必须有可靠的外固定。8~12周后颈椎骨折可得到初步愈合,方可开始循序渐进的颈部活动。另外,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创伤较大,术后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营养。本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微创治疗颈椎骨折 附二医开全国首例

附二医成功开展了一例微创治疗陈旧性颈一二骨折脱位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被固定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池永龙在其颈部前面切开了两个5毫米的切口,沿切口插进小导管并置入内窥镜。池医生就看着电视显示器为患者切除压迫脊椎的骨头、疤痕,对颈一二前的软组织进行松解,同时进行复位,最后用螺丝钉固定好。整个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仅20毫升左右。据悉,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来源:中华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6-4-21 14:42:53

颈椎骨折与脱位:

1、颈椎半脱位:比较多见。可因汽车急刹车,乘客头部受惯作用,猛向前倾引起。这种损伤易被忽视,可引起截瘫。

2、颈椎椎体骨折:多发生于颈5~7椎体,由于强力过度屈曲引起。常合并脱位及椎间盘急性突出,引起脊髓损伤。

3、颈椎脱位:多由屈曲性损伤引起。下一椎体的臆缘被压缩后,脱位之椎体向前移位,一侧或两侧椎间小关蕞可发生交锁,脊髓常被挫伤或压迫。

4、环枢椎骨折与脱位:在颈椎屈曲型损伤时,环椎横韧带断裂,环椎向前脱位。也可枢椎齿突基底部发生骨折、环椎向前脱位。两种情况均可引起脊髓损伤。但扣者因断裂之齿突与环椎一齐向前移位,脊髓受压的危险性较小。枢椎齿突基部骨折时,也可能因当时环椎移位不明显,而被忽视,骨折未能及时固定而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后症状减轻,病人开始活动时,可发生环椎迟发性脱位或迟发性截瘫。环枢椎亦可发生伸展型骨折-脱位,齿突基底骨折,环椎向后脱位,黄韧带挤入椎管内,引起脊髓损伤。暴力垂直向下,击于头部,挤压侧块,使其向两侧分开,环椎前、后弓较薄弱,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一)有严重外伤史,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二)颈椎损伤时,有头、颈痛、不能活动,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急救搬运

(一)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二)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旁。本板放在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或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三)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睡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治疗

(一)若有其它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

(二)颈椎骨折或脱位

1.压缩或移位较轻者,用颌枕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随即用头颈有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石膏干硬扣即起床活动。

2.有明显压缩或移位,或有斗脱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6~10kg。及时摄X线片复查,如已复位,即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同前。

3.颈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病情较复发样,危险性较大。须行闭合或切开复位,但要特别谨慎。

截瘫

椎骨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的骨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胸、腹部以下对称性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的,称完全性截瘫,还有一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者,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脊髓损伤后,应进行系统的神经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

(一)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对椎骨骨折或骨折脱位,应尽早予以复位。不完全性截瘫的伤员经正确治疗后,脊髓功能可有程度不等的恢复。

(二)电针和推拿按摩治疗:电针和推拿、按摩能促进神经恢复功能,又能使瘫肢肌肉被动收缩,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对避免肌肉萎缩、肢体水肿和关节僵硬、畸形有所帮助。

(三)功能锻炼

(四)并发症的防治

1、防治褥疮 2、防治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3、便秘的处理:作腹部按摩,可用单味大黄3-4钱煎服,或服麻仁丸,也可灌肠。 4、防治呼吸道感染:经常注意翻身,鼓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按腹咳嗽,辅助排出分泌物或用吸引器吸出。 5、体温失调的处理:颈脊髓损伤时,伤员常产生高热或低温,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的能力所致。体温异常是病情危险的征兆。死亡率很高。治疗主要针对高热,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醇浴、冰水灌肠等。药物降温无效。同时应调节室温,治疗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输液等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2
3.1手术指征 我们把单纯前、后路手术不能获得彻底减压或满意复位的情况列为手术指征。①爆裂骨折同时累及前、后柱,椎管内前方有骨块、破裂突出的椎间盘,后方有关节突、椎板骨折伴有血肿、皱褶的黄韧带。宜从前后方同时减压及融合固定,方可获得彻底减压及牢固融合;②发育性椎管狭窄或伴后纵韧带骨
化发生颈椎骨折后,应先从后路减压获得充分的缓冲空间,使前路的植骨融合变得安全易行;③颈椎前方骨折脱位伴后方关节突关节绞锁。
3.2本术式的优点 ①颈椎骨折后先后路减压植骨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一方面前、后路同时减压,减压彻底,同时前后方用生理盐水对损伤的脊髓进行冲洗降温、清除内毒素减少了对边缘部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害[5],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②前后路同时植骨,植骨充分,加上钢板的固定,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避免了手术后椎间高度的丧失和因椎间隙塌陷造成的后突畸形和继发性神经损害[6];③颈椎骨折后,颈髓明显受压,缺血水肿,椎管容积明显变小。如果单纯从前路减压,由于手术入路深,操作器械对脊髓的任何刺激,都会加重脊髓的损伤,引起术后症状加重的可能。先从后路行椎管减压,使绞索的关节突关节复位,可明显扩大椎管的有效容积,增大了颈髓的缓冲空间,提高了再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④患者的平均屈伸运动范围和单纯的后路减压椎管成形术相近[3],说明前后路同时手术并不严重影响颈椎的活动度。由于前后路同时植骨融合,加上前方钢板内固定,使融合率明显提高,远期的稳定性好。椎间盘切除加椎板切除可引起三维运动的明显不稳[5],而前后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具有明显稳定颈椎的作用。因此前后路手术很好的调和了颈椎手术后运动与稳定的矛盾;⑤前后路一次手术既满足了椎管减压的彻底性,又获得了颈椎远期稳定性,降低了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另外,前后路手术一次完成比分别实施前后路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
3.3注意事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手术时应先后路解除关节突关节绞锁,使之复位,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后,再前路减压内固定。后方有关节交锁存在时,如不先凿除上关节突或撬拨关节突关节使之复位,单纯的前路手术将难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手术务必在颅骨牵引下进行,由侧卧位转换成平卧位时,一定保护好颈部,严防加重颈椎骨折脱位。术后颈部应用颈托固定8~12周。因为前后路一次手术后,颈椎的骨性结构明显受到破坏,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钢板的固定作用,因此术后一段时间必须有可靠的外固定。8~12周后颈椎骨折可得到初步愈合,方可开始循序渐进的颈部活动。另外,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创伤较大,术后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营养。本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微创治疗颈椎骨折 附二医开全国首例

附二医成功开展了一例微创治疗陈旧性颈一二骨折脱位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被固定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池永龙在其颈部前面切开了两个5毫米的切口,沿切口插进小导管并置入内窥镜。池医生就看着电视显示器为患者切除压迫脊椎的骨头、疤痕,对颈一二前的软组织进行松解,同时进行复位,最后用螺丝钉固定好。整个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仅20毫升左右。据悉,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来源:中华健康网 发布时间:2006-4-21 14:42:53

颈椎骨折与脱位:

1、颈椎半脱位:比较多见。可因汽车急刹车,乘客头部受惯作用,猛向前倾引起。这种损伤易被忽视,可引起截瘫。

2、颈椎椎体骨折:多发生于颈5~7椎体,由于强力过度屈曲引起。常合并脱位及椎间盘急性突出,引起脊髓损伤。

3、颈椎脱位:多由屈曲性损伤引起。下一椎体的臆缘被压缩后,脱位之椎体向前移位,一侧或两侧椎间小关蕞可发生交锁,脊髓常被挫伤或压迫。

4、环枢椎骨折与脱位:在颈椎屈曲型损伤时,环椎横韧带断裂,环椎向前脱位。也可枢椎齿突基底部发生骨折、环椎向前脱位。两种情况均可引起脊髓损伤。但扣者因断裂之齿突与环椎一齐向前移位,脊髓受压的危险性较小。枢椎齿突基部骨折时,也可能因当时环椎移位不明显,而被忽视,骨折未能及时固定而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以后症状减轻,病人开始活动时,可发生环椎迟发性脱位或迟发性截瘫。环枢椎亦可发生伸展型骨折-脱位,齿突基底骨折,环椎向后脱位,黄韧带挤入椎管内,引起脊髓损伤。暴力垂直向下,击于头部,挤压侧块,使其向两侧分开,环椎前、后弓较薄弱,可发生骨折。

临床表现

(一)有严重外伤史,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二)颈椎损伤时,有头、颈痛、不能活动,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急救搬运

(一)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二)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旁。本板放在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或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三)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睡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治疗

(一)若有其它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

(二)颈椎骨折或脱位

1.压缩或移位较轻者,用颌枕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随即用头颈有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石膏干硬扣即起床活动。

2.有明显压缩或移位,或有斗脱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6~10kg。及时摄X线片复查,如已复位,即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同前。

3.颈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病情较复发样,危险性较大。须行闭合或切开复位,但要特别谨慎。

截瘫

椎骨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的骨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胸、腹部以下对称性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的,称完全性截瘫,还有一部分功能存在的,称不完全性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者,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脊髓损伤后,应进行系统的神经检查,包括感觉、运动、反射、括约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治疗原则:

(一)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对椎骨骨折或骨折脱位,应尽早予以复位。不完全性截瘫的伤员经正确治疗后,脊髓功能可有程度不等的恢复。

(二)电针和推拿按摩治疗:电针和推拿、按摩能促进神经恢复功能,又能使瘫肢肌肉被动收缩,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对避免肌肉萎缩、肢体水肿和关节僵硬、畸形有所帮助。

(三)功能锻炼

(四)并发症的防治

1、防治褥疮 2、防治泌尿道感染和结石 3、便秘的处理:作腹部按摩,可用单味大黄3-4钱煎服,或服麻仁丸,也可灌肠。 4、防治呼吸道感染:经常注意翻身,鼓励病人作深呼吸运动,按腹咳嗽,辅助排出分泌物或用吸引器吸出。 5、体温失调的处理:颈脊髓损伤时,伤员常产生高热或低温,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的能力所致。体温异常是病情危险的征兆。死亡率很高。治疗主要针对高热,采取物理降温,如冰敷、醇浴、冰水灌肠等。药物降温无效。同时应调节室温,治疗并发症,使用抗生素,输液等措施.gei wo fen

参考资料:110

第2个回答  2008-04-11
  1、此病在国内能否治疗并恢复如初?

  理想情况可以恢复如初,但是你没有提供你母亲现在的神经功能情况,所以这个“理想情况”是否能实现不能确定。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我后面给你说。

  脊柱外科方面国内水平并不比国外差。

  2、实施固定支架手术后,恢复最好的情况下能达到什么程度?

  确切的说,应该是“颈前路减压病椎次全切除钛网支架内固定术”

  最好的情况是:和常人无异。

  当然术后颈部活动受限、僵硬感是必然的,因为这就是手术目的。即:解除脊髓压迫,坚强内固定,恢复和保持颈椎的稳定性。要达到颈椎的坚强、牢靠、稳定,因此活动度代价要付出一点的,具体视病情、手术方案、涉及节段数有关,影响不大的。

  3、国内治疗此病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推荐上海长征医院,倪斌主任教授

  4、术后护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及药物治疗选用?

  1)卧床2-3天,随后带颈托逐渐下床活动。
  2)软流质饮食2-3天,随后普食。
  3)早期功能锻炼,3月内带颈托,颈部是不能多动的,但手脚别闲着,多动多练。
  4)监测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尿量、肢体活动情况、切口引流情况。
  5)切口前3天每天换药,随后每3天换药,术后48小时把引流管。

  术后用药选择是医生的事,主要治疗原则是
  抗感染、补液、脱水、激素、对症
  另外可以用一点好的神经营养药和骨营养药如:博司捷、骨瓜等(如果经济情况允许的话)

  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取决于
  1、手术是否顺利成功。
  所以你要找最好的医生治疗,这是绝对必要的。
  2、伤后的神经损伤情况。
  手术顺利的情况下,神经功能恢复的限度取决于“术前神经细胞坏死的程度和数量”
  神经损伤大概可分2种情况:受压迫、有变性但尚未坏死;已经坏死或离断。
  后一种情况,神经不能再生,手术做的再好也不会恢复了。前一种情况,尽早手术,可以挽救。
  至于两种情况到底占多少比例,术前很难准确判断。MRI可以参考,但也不能准确反应出来。

  手术适应证的问题
  建议行手术治疗,
  如果不行手术治疗,单纯的外固定、牵引,期待伤椎自己长好,不能保证长期的稳定性的。同时保守治疗期间,随时可能发生瘫痪等意外的,简单的说:连个喷嚏都不敢打。
  如果合并碎骨片的脊髓压迫、脊髓损伤,那更是手术的绝对指征(正如楼上所说)。
  合并伤椎的移位、脱位也是手术的重要指征。
  所谓指征就是必要性的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4-12
1 颈椎爆裂骨折的手术现在国内都很多作,技术方面还是比较成熟的。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如果压迫神经不是很严重没有对神经造成实质性的损伤,恢复如初也是没有问题的。[这要看CT最好是核磁]。
2 支架固定后的恢复还是要看损伤的程度,我们做过最好的,恢复后基本上达到痊愈是年轻的小伙子。大多数手术后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3 现在国内最好的治疗这方面的医院是北京积水潭,价格可能高点。你也可以来山东文登骨科医院,这在全国都是最权威的,每年的全国骨科年会都要去文登开。
4 术后护理和药物的选用是要绝对遵医嘱的,在这里就不过多的讲了。
祝你母亲早日康复。
因为黄家驹就是因为颈椎骨折去世的,所以我对这个病特别重视,希望你能采纳我的建议。
第4个回答  2008-04-02
颈椎骨折是否能够恢复如初,是要看目前你的母亲的症状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你母亲的颈脊髓损伤程度如何,如果仅有骨折而没有脊髓损伤,那通过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如初,但如果有脊髓损伤甚至已经完全瘫痪,那恢复的几率很小,更不要说恢复如初了,但如果是轻微的脊髓损伤,现在仅仅是轻度的肢体活动或者感觉障碍,那么通过积极的治疗,也是有很大希望恢复到正常的!
颈椎爆裂骨折,手术一般采用颈椎前路骨折的椎体部分切除钢板内固定术,如果脊髓后方也有压迫,也可以考虑采用后路单开门术并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或者前后路联合手术,总之手术应充分解除脊髓的压迫并且使骨折的椎体得到坚强的固定,术后一般佩带颈托即可早期下床行走(如果没有瘫痪的话)。至于手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程度不好说,如果是完全瘫痪,那恢复的概率几乎为0。
国内治疗这个病最好的医院是:北京的北医三院、北京的304医院和上海的长征、长海医院。
术后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就可以了,某些药物没有多大的作用,比如神经营养方面的药物,一般都是价格高但效果差!可以试用理疗比如电刺激可以帮助神经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