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规划和备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文/Dailei
内容整理于《汤君健|怎样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说到计划,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不少误解。为什么要做一个计划呢?未来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关键还是得靠执行啊。或者,做个计划太麻烦了,有那个时间我把事情都做了好几件了。

为什么要做计划?答案很简单,计划有两个基本的功能: 规划和备忘

有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可能读过。在这本书里有这么一个说法,我很喜欢: “任何事情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再付诸实践,也就是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对你未来要达成的目标,以及达成路径,进行头脑中的第一次创造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计划。在时间管理中,你还要把头脑中的计划,落实到纸面上,也就是可视化。

计划可视化 这一步非常重要。人的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是用来运算、处理信息、指挥身体的,如果你用它来记忆存储太多信息,会降低它的工作效率。把计划可视化,本质是帮助你释放“内存”。也就是: 用你的头脑来制定计划,用可视化的计划表指挥你的行动。

两个计划表,一个我把它叫做“极简的项目管理表”,另一个是“日历表”。对于时间管理来说,它们很基础,但是特别重要。

当然,对于那些只需要被动响应、执行的工作;或者是简单重复,每天变化不大的工作;再或者那些很快就能完成的小工作,你不需要花时间去做计划。

但如果当你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时间线比较长的,比如“利用一个季度的时间,提升5%的订单转化率”“三周的时间,进行公司年会的筹备”等等,那么一个事前计划就很有必要了。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工作称为一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做计划,有两个最基本的动作: 分拆子项目和设定截止日期。

分拆子项目是为了让一个复杂的项目,变得清晰、可行,完成分拆后的工作包,能给你带来阶段性的目标感、成就感。你可以按照项目的 工作内容属性 ,进行分拆;或者你还可以按照 项目的阶段属性 进行拆分。

不过总的来说,把项目变成并行,也就是几个项目同时进行,要比把项目变成串行,也就是项目挨个进行要更有效率。

这也不难理解,就好比你要准备晚饭,可以先把水烧上,烧水的同时淘米、洗菜、切菜,这就叫并行,水烧开了,菜也备齐了。而串行呢,就是说先淘米、再洗菜、再烧水、再切菜。

并行意味着更多的子项目可以同时开展,而串行你就得等上游的时间了。

不过,不管是哪种拆分方法你都要注意三点:

可以出现一个人负责两个子项目的情况,但不要出现一个子项目有两个人负责的情况。如果出现多人负责,你要么把项目再拆细,要么,干脆指定一个全权负责人。

分拆完子项目之后,你需要把每一个子项目 设置截止日期 。在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有所谓拖延症的人,他们往往以“这个工作没有办法预估工作量”为借口,不愿意给自己设置一个截止日期。

这个习惯非常不好,设置截止日期这个动作,除了给你紧迫感,也能让你对时间有概念。我观察到很多高效率的人,哪怕是第一次遇到的项目,也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截止日期。就算没有完成,但至少有了概念,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预估的时间就会合理很多。

如果在你的计划中,需要别人的协作,请不要忘了在一开始,给对方也设置截止日期。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是很生硬地说:"哎,那谁谁谁,三天之内把东西交上来。"一般而言,对方是很反感的。你可以这么问对方:"那你看你什么时间之前能够做好?"

只要对方给的时间不是太离谱,一般而言,我就会接受,这个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小秘密,叫做 “承诺与一致” 。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太愿意打破自己给出的承诺。

除了分拆子任务和设置截止日期两个基本动作,我还有两个小建议: 写下这个任务或项目的相关方,并且设置进度提示。

相关方指的是跟这个任务或项目相关的人,一个项目越复杂,涉及到的相关方越多。如果不写下来,有可能你会忽略掉,这么做是帮你在一开始就把你的计划,放在一个组织的系统中去考虑,避免考虑不周,也能够提醒你及时跟相关方同步你的工作进展。甚至有必要的话,你可以把这部分的计划和截止日期分享给相关方。

对于设置进度提示,我自己通常用excel做这张计划表时,会空出一栏,用颜色来提醒自己。比如,严重拖后腿的工作,我把它标成红色,正常进度的我标成绿色。不要小看小小的色块,它可以非常直观地告诉你,你的计划,是否需要调整。

如果说,项目管理表,是从事情本身出发,帮助你规划行动步骤;那么日历表,就是帮助你从时间的维度,来锁定重要的事情。

我们在时间上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有效的工具去约束住你的时间,你很可能并不会真的花时间,去做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第二个计划工具,日历表。

日历表要怎么使用呢?我有三个经验和你分享。

就好比你要往一个桶里装大石头、小石头和沙子。重要的事情先安排,就相当于先往桶里放大石头,再往缝隙里放入小石头和沙子。如果你的生活和工作,充斥着琐事,那就相当于先往桶里放沙子和小石头,那么很可能,大石头就塞不进去了。

这里说的重要的事情,有两类。

如果你的精力,从来不放在这一类长期重要的事情上,你到后面,就好像在沙子上起高楼,会越做越累。

类似的短期与长期的时间投资,在各个岗位其实都有。如果你是一名销售,那么除了短期降价促销,从长期来看,开发更多渠道,多拜访客户联络感情,就是你的长期投资。

如果你是一名猎头,除了短期的打电话、筛简历,拿出一部分时间,长期跟踪一些有潜力的候选人,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他们一起成长,也是一种长期投资。

还有一类的“大石头”要放,那就是 不能错过的重要的时间节点 。你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按周或者按月,甚至是季度,梳理和安排这些重要事情,在放完了这些“大石头”后,再安排其他的事情。

好的日历计划,并不是填满你的每一个小时。恰恰相反,好的计划是有一定余地的,是有 缓冲地带 的。

你可能读过《稀缺》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如果你的时间过于紧张,过于忙碌,你的前瞻性、认知能力等等就会出问题,人会变得短视,在遇到重要事情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于如何给自己留余地,我的经验是, 留出20%的缓冲地带 。 比如,我一周拼尽全力,可以完成十个任务,那么我一般在一开始,就会计划完成八个。同样,如果我评估一个任务是十天可以完成,我一般会把截止日期争取到第十二天,给自己留出两天的余地。

日计划说起来很简单: 也就是你这一天的任务清单。结合你的项目管理表和日历表,每天早上,在记事本里,写下这一天必须完成的事情。

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把今天完成的工作在本子上划掉。你会发现,完成和交付一项项工作,划去一个个任务,是很让人满足的事情。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和日历表,二者结合在一起,是一套简单、实用并且强大的工具,可能你听说过不少时间管理工具,我认为对职场人来说,这两个是最基本、最有效的。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在电脑、手机上做,或者在纸上做,关键是你需要把“做计划”的习惯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