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毕业了,学校中哪些景点让你留恋

如题所述

1.教学楼的走廊。我是一个方向感很差的人,左拐还是右拐,无论在教学楼里走多少次,还是经常记不住方向。清晨的走廊用是沉浸在半明半暗的状态,有人在暗夜里死记单词,有人在明亮里拼命背书,好像每个窗前都刻画过一个又一个背书的身影


2.图书馆楼梯的拐角。它是我有一段时间无意中发现的,那段时间,着急练口语,跑了很多地方,一次无意中发现了它,那是属于我的秘密基地。在天渐明的清晨,捧着书,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

3.夜晚的操场。本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我们经常在晚上的时候跑到操场散步、聊天、摆摊,坐在夏天的凉风里吃着西瓜,打着扑克,偶尔去逛一逛夏天的校园,在靠近河道的地方大声的说话,打着水花。


4.学校的林荫道。我特别喜欢学校的林荫道,春天的嫩芽,夏天的翠绿,秋天的金黄,冬天的枝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半明半暗的路灯见证了我们彼此的辛苦。

5.走过很多遍的南桥。南桥的日出和夕阳都特别好看,太阳升起的时候,水面波光粼粼,一漾一漾流转。太阳落山的时候,风吹过树梢,夕阳落满了整个天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北京大学以下景点让人留恋忘返:
1、西门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3、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4、静园草坪
静园草坪是目前燕园内最大的一块草坪。春秋时节,和风煦日,这里是很好的休闲之地。同时,它还是北大师生们一个重要的课余活动场所,北大百年校庆时的文艺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5、钟亭
钟亭,有钟有亭。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像姑娘们穿的裙子。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
6、勺园
勺园的历史比北大还长,这里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米万钟的府第。清乾隆年间,改名为弘雅园,是英王二世的使者马戈尔尼居住的地方。因此,勺园也成为中国最早接待外国使团的食宿场所。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巧合,现在的勺园是留学生居住的地方。
7、蔡元培像
蔡元培铜像是北京大学七七、七八级毕业生捐赠母校的,由著名雕塑家曾竹韶教授创作,北京钢铁学院、首都钢铁公司协助铸成。
8、鸣鹤园
鸣鹤园位于北大西门内北侧,这里就是当年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的鸣鹤园的遗址。
鸣鹤园与北大的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9、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之后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于1998年底投入使用,新旧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