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镇的遗址遗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8

1、楚王城城址。年代是战国至西汉,坐落在花桥镇黄池村山头自然村和城东村隆庄自然村。县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依山构筑。东西长380米,南北宽310米,城墙高8.5米,墙基厚18米,墙面宽约3-5米,夯力明显,内涵丰富。现留东、南、西、北四个缺口。光绪《宣城县志》载:“楚王城,(宣城)一百一十里,…兵兴时尝扼隘于此,旧云吴楚相距,因山创城,形势逶迤,门阙俨然;又云楚王英筑。”1978年北大教授候仁之考察认为:“楚王城是西汉芜湖县城,亦即古鸠兹所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认为“楚王城建于战国—西汉时期一座古城,早在筑城之前的商周时期已有人居住,六朝时期继续沿用,旧城以后逐步废弃。”
出土文物:石斧、陶鼎足、陶毁、印纹硬陶片、蚁鼻钱、陶水管、陶豆、绳文陶片、简瓦残片、五铢钱、瓷器(六朝花甁)等。1971年,附近曾出土过三柄青铜剑。
2、九十殿。坐落在花桥镇九十殿村九十殿自然村,邻杨黄公路。县文物保护单位。
九十殿为一群古建筑,古称敏灵观。包括有前殿、后殿(又称娘娘殿)、中殿、偏殿(又称火光殿、火帝殿),总面积708平方米。前殿三开间,双步梁架、座斗、雀替、廊梁均完好,法月仍见。后殿三开间,梁枋完好,板瓦依旧,梁上绘有葫芦纹样。偏殿二开间,戏楼三间开,前殿与戏楼的梁上原刻有历史人物、花鸟草虫等图案木雕(大部分毁于“扫四旧”时期)。殿内现存乾隆至光绪碑刻9块,殿外散见清代和民碑刻3块。按碑文所勒时间先后,计有(1)乾隆年间碑3块:乾隆廿五年(1760)《重装圣像修理戏楼碑记》,乾隆癸未年(1763)《口山碑记》,乾隆乙酉年(1765)《永远碑记—增修道院并置祀冈碑记》。(2)嘉庆年间碑2块:嘉庆十年(1805)《修复九十殿敏灵观碑记》,嘉庆廿一年(1816)《捐输碑复捐检修碑记》。(3)道光年间碑2块,道光四年(1824)《灯油碑记》,道光廿六年(1846)《敏灵观复修检修碑记》。(4)光绪至民国年间碑4块:光绪十三年(1887)《丁美全捐田碑记》,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大帝殿碑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灯油会碑记》,民国巳未年(1919)《南正会碑记》。乾隆癸未其中道光二十六年《敏灵观复捐检修碑》载:九十殿建于南唐,历千百余年而祀享不忒,庙貌维新。碑文中均介绍九十殿供奉祠山大帝张渤,渤乃西汉时武陵龙阳人,欲自长兴别溪凿河运至广德,以通舟楫,功告之,渤遁至横山人立祠祀之,“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3、九女墩墓。坐落在花桥镇城东村,东北距丁院自然村200米,西北距楚王城400米。时代为南北朝,县文物保护单位。土堆高6米,面积670平方米,形若馒头。地表暴露有印纹陶片,绳纹陶片,六朝青瓷片等到。光绪《宣城县志》载:“九女墩。楚王城侧,昔有九女遭水难,其尸抱结逆流而上,至此止焉,里人墓之”。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认为,九女墩或是周瑜之墓。
4、妙因寺石狮。坐落在花桥镇庙音村黄村自然村内,西邻杨黄公路。时代为明代。
系古妙因寺前石狮,呈蹲立关,身长110厘米,头围39厘米整个高85厘米。下有方座,长80厘米,宽47厘米,高20厘米。光绪《宣城县志》载:“妙因教寺,〈宣城〉城北一百里,宋嘉泰中建,明洪武正统迭修理,一万历甲辰僧德悦增置寮舍。”寺被日本鬼子烧毁,寺基面积为4800平方米。
5、望马墩遗址。坐落在花桥镇庙音村,为一独立的圆形土丘,高约20米,底边周长约600米,面积10000平方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在地表发现有鼎足、宽沿盆、陶簋残片等遗物,同时发现饰硬陶片。据标本监别为商周遗址。
6、东门渡古宣州窑址。位于花桥镇东门渡村(东门渡古称符里镇),离芜湖县城20公里。窑址分布在营盘山、康王山、蛤蟆地、窑头山、竹园等六处,均为低矮大丘。海拔高度匀不足15米。窑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有陶瓷片堆集面近20万平方米,堆积层匀均达几米,康王山堆积层厚达10米以上,烧造的陶瓷器品种有小罐、双系罐、四系罐、短圆流和细长流执壶、小盏、碾槽、砂胎大缸、钵、盆以及狮子、龙头、虎头、小狗等小动物造型和砂胎匣钵、支柱、垫圈等窑具。壶罐类多饰瓦纹。釉色多样,色泽不纯,有青黄、青灰、黄、黑、酱紫诸色,且普遍有流挂现象。胎质有铁红硬胎和砂胎,制作不甚精微。其中双系和四系罐为北宋习见之物,执壶大都属宋代,其中少量执壶及酱釉钵属晚唐五代时期,未见南宋及更晚时期的堆积物,是唐末至北宋时期的窑址。1989年12月以后,发现10余件有“宣州官窑”印记的四系罐残件,并发现有20余件带字窑具,字多为吉祥语和窑工姓氏。如佛家平口中、费升、高、韦、姚七、喻、章、黄、西包、惠记等。经考古专家初步研究确定,该窑址即宣州窑址,是宋代官府组织生产盛酒瓷罐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