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传输信道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的电磁波模式

如题所述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的波长最短.
无线电波 3000米~0.3毫米.
红外线 0.3毫米~0.75微米.
可见光 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 0.4微米~10毫微米
X射线 10毫微米~0.1毫微米
γ射线 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高能射线 小于0.001毫微米
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毫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0
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高能射线;传真(电视);雷达
第2个回答  2017-09-20
传输媒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双绞线、 同轴电缆和光纤是常用的三种传输媒体。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红外通信、 激光通信以及微波通信的信息载体都属于无线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的特性对网络数据通信质量有很大影响,
这些特性是:同轴电缆
1)物理特性:说明传输媒体的特征。
2)传输特性:包括是使用模拟信号发送还是数字信号发送,调制技术、传输量及传输的频率范围。
3)连通性:点到点或多点连接。
4)地理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能用在建筑物内、建筑物之间或扩展到整个城市。
5)抗干扰性:防止噪音、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6)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2、常用的传输媒体
双绞线
收螺旋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组成。线对扭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辐射电磁干扰,双绞线早就用在电话通信中模拟信号的传输,也可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体。双绞线
(1)物理特性 双绞线一般是铜质的,提供良好的传导率。
(2)传输特性 双绞线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对于模拟信号来说,大约每5~6km需要一个放大器。对于数字信号来说,每2~3km使用一个中继器。双绞线最常用于声音的模拟传输,虽然语音的频谱在20Hz--20MHz之间,但是进行可理解的语音传输所需要的带宽却窄得多,一条全双工音频通道的标准宽是300Hz--4Hz,即只要4Hz的带宽。因而,在双绞线上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进行多个音频通道的多路复用。双绞线带宽268Hz, 在通道之间留适当的隔离,那么就可具有24 条间频通道的容量。在使用调制解调器时,双绞线作为模拟间频通道也可传输数字数据。根据上前的调制解调器设计,使用移相键控法PSK,实用的速度达到9600kbps以上。在一条24通道的双绞线上,总的数据传输率是230kbps。双绞线上也可发送数字信号。使用T1线路的总数据传输率可达1.544Mbps。达到较高数据传输率是可能的,但与距离有关,新近制定标准的10BASE-T总线局域网提供了通过无屏蔽双绞线数据传输率为10Mbps,采用特殊技术可达100Mbps。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