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的诗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如题所述

陈子昂最出名的诗歌是《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朝代】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中国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1]

陈子昂之前,唐朝诗坛上虽有“上官体”、“沈宋”、“四杰”,但他们或是整饬了声律,或是改革了风骨,各执一词,皆有偏颇。真正高举复古大旗,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诗歌进入盛唐作好铺垫的还是陈子昂。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唐诗发展史上,陈子昂这篇短文好象一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风的革新和转变。刘勰、钟嵘反对南朝形式主义诗风,曾经标举过“比兴”、“风骨”的传统。王勃反对龙朔前后的宫廷诗风,也指责他们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陈子昂继承了他们的主张,一针见血地指出初唐宫廷诗人们所奉为偶像的齐梁诗风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近乎苛刻。在当时流弊盛行的情况下,执拗就是坚持,不如此不足以扭转风气。他抓住了前朝诗歌创作的“牛鼻子”,猛烈地给予批判。作为改革的办法,陈子昂高举“复古”大旗,实现诗歌内容的真正革新。态度很坚决,旗帜很鲜明,号召很有力量。把建安、正始文学视为典范,明确提出“汉魏风骨”这一口号。要求恢复建安、正始文学的优良传统,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同时,他又提出“风雅兴寄”,主张恢复《诗经》以来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对社会民生积极发表意见,进行美刺讽喻,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看,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了,而是要追踪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寄托诗人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兴寄”和“风骨”都是关系着诗歌生命的首要问题。只有实现了这两者的真正革新,才能使诗歌负起时代的使命。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四杰”等诗人的积极努力,新风格的唐诗已经出现,沿袭齐梁的宫廷诗风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不满,诗歌革新的时机更加成熟了。陈子昂的革新主张在这个时候提出,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3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级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陈子昂仰慕“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他的诗受建安、正始诗人影响较深。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鲜明有力地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感遇诗》三十八首,正是表现这种革新精神的主要作品,这些诗歌并不是同时之作,有的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也矛盾复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现实性很强的边塞诗,例如: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这是他从征塞北时的作品,诗中对将帅无能,使边民不断遭受胡人侵害的现实,深表愤慨。在从征幽州时所写的“朔风吹海树”一篇中,又对边塞将士的爱国热情遭到压抑表示深刻的同情,《丁亥岁云暮》一篇更明白地揭发了武后开蜀山取道袭击吐蕃的穷兵黩武的举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