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社区一把手

如题所述

如何当好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报纸、杂志、理论书籍也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几年的社区工作和生活,使我对做好社区书记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把它总结为“三头”工作法,即:跟紧上头,贴近下头,自己带头。跟紧上头是工作的前提,贴进下头是工作的关键,自己带头是工作的保障。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跟紧上头是前提
跟紧上头,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就是要以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我所说的面比较窄,就是说在工作中要深刻领会领导意图,并以此做为工作安排的切入点。如果对领导的意图领悟不透、把握不准、体现不好、处理不当,就很难按照领导的意图完成任务,也很难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作为社区书记,只有正确领会领导意图,才能在工作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是,有一点有必须声明一下,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不是阿谀逢迎、投机钻营,而是讲政治、顾大局的一种体现。
在平时工作中,由于领导事务繁忙,有时任务的下达也比较简单,只是只言片语和一些初步的想法,作为社区书记,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时间、发展趋势、主客观环境来完善领导意图,为领导提供可行性的方案和合理化的建议。首先,与领导之间要有着良好的沟通。对于领导交代的工作,一定要认真的倾听,明确工作的目标、程序和所要达到的结果后再着手实施工作。其次,对领导的意图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联系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结合上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切合本地实际,运用发展的眼光来深化领导的意图,进一步丰富领导的意图。第三,纵深化思考,提炼升华领导意图。对于领导意图提出后,工作的每一步骤进行深度思考,联系实际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得出一套符合领导意图的结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收到一个领导满意的工作效果。
听取意图不能一成不变。听取领导意图时,要善于分析领导的思路,有新的思路、更加快捷的方法,应该适时向领导提出,以便领导更好的决策。贯彻意图不能生搬硬套。在听取领导意图时,不能一味的俯首贴耳,生搬硬套。要主动思考,善于分析,深思熟虑,敢于向领导提意见、建议,敢于向领导表达自己的看法。执行领导意图时,不可一叶障目,一定要把握好领导意图,同时要善于思辨,从多角度出发,挖掘执行的便捷途径,快速、准确的完成任务。
贴近下头是关键
贴近下头,更好理解,就是要深入到居民百姓之中,爱关心群众、了解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一是要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各种惠民政策,让居民群众无时不感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使居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开心。
二是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交朋友。首先,社区书记要真正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读懂老百姓的心。比如说建设和谐社区,过去我们更多地是被动提供服务,但往往给了群众服务,群众还不一定买账,还有怨气。为什么?因为提供的服务群众不需要,而群众真需要的服务我们还没有跟上。怎么能提供群众需要的服务?我们搞了一系列和入户走访的活动,问老百姓需要什么,按需提供服务,不是简单地把上级政府的政策贯彻落实了就完了。我们将小巷、胡同、楼院化成片,形成网格状,社区书记、主任和工作者要包片、包院、包户。这样,社区干部和群众联系热络了,增进了相互的理解,从而获取了群众的信任。其次,还要以真情换取真心。我们社区的干部,每周都到楼院办公一天,还把手机号码在居民楼院公开,以便随时能和群众联系。
三是必须畅通民意渠道,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我们每个社区都有居民议事制度,真正发挥居民议事制度的作用,社区各项工作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都是解决自己的问题,群众对“议事”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当然,“议事”主要议的是社区能办的事儿,办不了的事儿就别议了,议了后解决不了问题,容易打消群众的参与热情。
必须解决民忧问题,营造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做群众工作,如果一味干巴巴地说教,不仅没有成效,甚至还会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几年来,我们解决了盘庚街二号院私搭乱建,三橡胶院历史遗留的硬化等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我觉得,解决好这些群众的特、急、难等实际问题,不仅能体现出党和政府的温暖,也是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的基础。
自己带头是保障
自己带头,就是要牢记自己的身份,注意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调动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热情,无愧党员身份,安心自己本职工作。社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区书记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书记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班子”战斗力的强弱,影响着一个社区的形象。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带头学习,成为行家里手。一把手不仅仅是组织领导者,还是工作的决策者,如果不懂业务,全局工作就难以开展,也难以与上级中心工作合拍,难以创新上水平。因此,社区书记要成为业务内行,用我们社区的话就叫万金油。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并以自己的学习行动,带动所有人的学习,形成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是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社区书记,要真正起到表率作用,要敢于树立正气。表率是无声的命令,是最有感召力的导向。它会直接影响到班子成员乃至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一把手”求真务实,下面就不敢搞花架子,就不敢做表面文章,就不敢搞形式主义;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还要敢于碰硬,敢于批评不正之风,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就是对正气的弘扬,就能够赢得人心。
三是在班子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书记能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对班子成员能否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至关重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推功揽过,对人诚恳宽厚,就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出班子人员的好作风,就能在干部群众中树立威信,要讲大局,看主流,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与人为善,能听取不同意见,自觉接受批评,同时要敢抓敢管,对不良倾向及时批评,扶正压邪,始终保持单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是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书记要知难而上,勇挑重担。不能把大事小事都推给别人,决不能上推下卸,不负责任。只要“一把手”真正做到一身正气,大公无私,善于团结,乐于奉献,才能当好一个单位的掌舵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尊重。
五是怎么在社区建设中做社区群众的表率,引领群众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创卫期间,按上级要求我们要拆除热电厂家属院破损的车棚,时间紧,任务重,又有空中作业,危险大,此次工作中,我作为书记亲自带队上阵,并承担空中拆除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保质保量提前安全完成了任务。
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我是这么做的,而且也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也这么去做,自从按照“三头”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以来,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明显感觉到,工作阻力小了,工作质量高了,工作成绩有了,群众满意了,领导满意了。党总支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党员形象明显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越发高涨。形成了总支把方向,党员带头干,全民参与谋发展的社区建设新气象。最后我还是以三头工作法做结束语:跟紧上头修正方向,贴进下头深入民心,自己带头树立威信。
来自 新浪博客 作者:上善若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8
社区党支部书记处于最基层的岗位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能否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是衡量支部战斗力的标准,而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又是检验支部书记工作好坏的一把尺子。站在这个特殊岗位上看问题、想事情就不能等同于一般党员干部,作为党支部书记,应该有更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准则,应具备更强的工作能力,这是一个自我加压,不断奋进的岗位。同时,党支部书记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组织与干部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保证上级党委工作目标的贯彻执行和政令畅通。
因此,在新形势下,作为党支部书记就必须强化三种意识,提高四种能力。
一、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不要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而要把自己摆在为单位出成绩、出人才的“服务”位置上,要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
,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支部各成员的带头作用,为单位整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做好思想上的服务,而平时则要经常关注干部的思想和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大家排忧解难,充当铺路石,让他们顺利开展工作
,早出成绩。
(二)是要强化监督意识。铁的纪律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赢得各项工作胜利的先决条件,腐败的孳生往往是监督失去了作用。支部书记要充分利用支部例会,经常和党员干部重温《党章》的内容,学习《廉政准则》,学习相关的党的知识,理解和准确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而作为支部书记本人,则要按照党组织赋予的职责,通过严格而经常性的组织生活、民主生活会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对支部每个成员的工作、思想、作风实行有效监督,以保持支部成员的净化和纯洁。
(三)是要强化协调意识。一个单位就好像是一盘棋,每个成员、每一项具体的工作
,每一个环节就好比一个个的棋子,要使整盘棋活起来,协调走好每一步至关重要。当好支部书记,首先要协调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平时要多请示、多汇报,取得领导的大力支持;其次要协调好内部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以达成各项工作配合上的默契,为发挥基层支部整体效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再次是要协调好同志们之间的关系,一个单位的同志工作在一起难免在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出现小磨擦,支部书记应及时调查,全面了解,有效协调,春风化雨,使单位在整体上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提高四种能力
(一)提高组织领导能力。作为支部书记,应该密切联系群众,多做群众工作,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做好领导工作;只有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显示领导的力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时处处密切联系群众,党组织的领导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才会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二)提高正确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决策要讲求科学性。我们党历来强调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是为了实现民主决策,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作为支部书记,要全面掌握支部内所有党员同志的基本情况,熟悉单位的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正确化。
(三)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党的支部书记如果不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导致信息不畅,耳目不聪,
工作路子不宽,
思想工作做不到点子上,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项单一性工作
,它涉及面广,需要与社会各届发生交往,所以作为支部书记应该适当参加社会交往,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展工作
,开拓视野,提高自己提纲挈领的水平,才会有“人缘”,党员干部才会和你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才愿和你做知心朋友。
(四)提高本部门业务能力。支部书记除了以上所讲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等以外,还应是本部门、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才不致于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笑话,假若如此,同志们会把你当业务上的“门外汉”,你就会失去很多和同志交心通气的机会,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将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支部书记要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思想觉悟方面当好支部的“头”,在业务能力方面更要当他们的“头”,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基层党支部书记。
做好一名合格的基层社区书记除了要具备上述的能力和素质外,还应不断塑造自身的人格,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人、感召人、感动人,以期在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当支部工作指导》这本书中所讲的那样:
当好党支部书记,一要富于理想,给人以坚定感;二要勇于创新,给人以敏锐感;三要循循善诱,给人以信任感;四要关心同志,给人以亲切感;五要豁达大度,给人以宽厚感;六要一身正气,给人以钦佩感;七要处事冷静,给人以稳重感;八要率先垂范,给人以楷模感。
第2个回答  2017-05-18
第一:宏观掌握社区的整体情况,主要通过固定设备设施的硬件方面和社区文化两方面来掌控;第二:从微观上详细了解社区范围内成员,包括成员家庭、经济状况、身份地位、以及其它详细资料;第三:除常规从以上两方面着手外,还应该综合考虑上级的相关政策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