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意写了一些什么书?

如题所述

【简介】
菊花教圣姑 目前抄袭大法已经练到最高层的复制心经,比酵母只练到修饰心经和圣女练到改篇心经已经过之而无不及

安意如,原名张莉,女,1984年6月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由写作者。

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做过短时的文秘和会计。
2003年起以如冰恋枫网名流连于新浪金庸客栈。
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翌年2月赴京参与动画剧本创作,并写作《看张·爱玲画语》,由云南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
此后与北京弘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去年8月至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先天脑瘫,身残志坚。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安意如作品】

〖漫漫古典情系列〗

《人生若只如初见》 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思无邪》 追绎前生的记忆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5

【安意如作品】 

〖漫漫古典情系列〗 

《人生若只如初见》 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思无邪》 追绎前生的记忆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

安意如,原名张莉,女,已经过之而无不及. 1984年6月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由写作者。 

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做过短时的文秘和会计。 

2003年起以如冰恋枫网名流连于新浪金庸客栈。 

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翌年2月赴京参与动画剧本创作,并写作《看张·爱玲画语》,由云南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9月出版。 

此后与北京弘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去年8月至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先天脑瘫,身残志坚。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4
《惜春红》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思无邪》
《陌上花开缓缓归》
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人生若只如初见》,很有感触。
第3个回答  2013-09-24
安意如,女,1984年6月20日生,双子座,安徽宣城人。
02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
其后做过极短时间的文秘和会计,发现不喜欢,很快辞职,03年下半年偶然间上网,开始用网名如冰恋枫混迹于新浪金庸客栈。
04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剧本,并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
05年的2月开始写第二本书《看张爱玲画语》,散文集。
05年9月以后开始做现在的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已经完成《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统赏),《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评)。
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目前旅居云南。

安意如是她的笔名,她本姓张,名字也很是普通,不为人所知,早前在网上的笔名叫如冰恋枫。安意如患有先天性脑瘫,长大后留有后遗症,对正常行走有很大影响。等到读大学了,也只考上一个不出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学财经专业。因为身体,安意如小时候一度是一个自卑的女孩子,但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热爱古典诗词。在北京面对记者时,她说:“自卑的感觉其实存在于内心,后来伤口渐渐淡了。你知道它存在,但已经不会有什么影响。”

2004年她改名安意如,意思是想过一种安宁、自由的生活。和很多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她很早就喜欢上网,混迹于一个叫“金庸客栈”的论坛,网名叫如冰恋枫。毕业后,安意如曾从事过财会方面的工作,但很快就辞职,尽管行走不便,她还是走了云南等很多地方,一个人走走停停,一个人读读写写。

一个喜欢古诗词和金庸,从小喜欢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女孩子,文笔好是可以想见的,由于在论坛上显示出来的才气,安意如很快就找到了属于她的机会。她的第一本书叫《要定你,言承旭》,写一群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子的故事,与可爱淘的《狼的诱惑》有几份相似。尽管文笔上佳,但是这本书的卖点是“言承旭”三个字,安意如并没有在书中显示出自己。真正让人惊奇的是她的第二本书《看张:爱玲画语》,这本书显示出安意如的才情,因为她以自己21岁的青春拥抱了那个轻叹过“出名要趁早啊”的奇女子,正是有了小时候的寂寞与古诗词的营养,她读懂了张爱玲的华丽和苍凉,体察到了张爱玲笔下热闹背后的凄凉。研究张爱玲的著作可谓多矣,但是真正能做爱玲知音的几十年来恐怕没有几个,安意如算是其一。

她的出生可谓不幸,但是,她走近了古诗词,走近了张爱玲,又是多么幸运。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位出版商惊叹于小小年纪的她对古典诗词的熟悉和感悟,就策划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想到就一下子火了,一如当年张爱玲遇见周瘦鹃的《紫罗林》杂志。

很多人读安意如的书,都会忘了她的年龄。她自认心理年龄比较老,很多同龄人看不懂想不明白的事情她已经看得很明白,“我觉得我有着40岁女人的心态。”
·惜春纪
  喜读《红楼梦》之人着实如山如海,但喜读四丫头惜春的,确是极少极罕。
  若论惜春,有三处却是非提不可的——其一便是她的小:小到形容模糊,书中对惜春着墨实在不多,比电报还要省;其二则是她的冷:我们的小四儿,却比《水浒传》中的好汉们还要厉害,是“万人近不得身”的冷僻性质;其三则是她的结局:原稿虽佚,但四丫头剃了头做姑子的预测,却是比事实还要真实的板上钉儿。
  《惜春纪》里的惜春,比红楼里的惜春更加本色,但《惜春纪》却的确不是《红楼梦》,在这里,惜春做着一场比红楼之梦更繁更空的梦。

·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笔调,配以优雅、飘逸的插图,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诗人,词人,凸现其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才子,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们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
  纳兰词凄清婉丽,蕴藉自然,小令为清一代之冠,特别是他的悼亡词,更是此中翘楚。纳兰词——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细读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的风骨,优伤才是内敛的精魂。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男子,在他的词章中不倦不悔地体贴诉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这样的心态,拿来解读诗词也是有益的,情雅成诗,爱淡成词,如果没有潋滟坦白的心思,是无法走进古人留在书册中的幻境的。
  凡心所向,皆是虚妄。从梦中的花园走出时,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弹琴,自己对话谈心。
·诗三百:思无邪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
  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不希望它沦落成一般的诗词解读,也不想它过于艰深,成为散发着腐朽学究气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诗经的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做了溯源。

·看张·爱玲画语(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祭)
  她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在那样的时代,没有人像爱玲一样敢于大声喊出“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的口号来。然而,在绚烂之后她又能即刻归于平淡,像烟花开过之后留在人心里冰冷的惊艳一样。还有她的爱情,如此短促,却又如此热烈,两年时间却需要花一生去忘记。她的死亡也是如此诡异。她安静地躺在那个狭小的公寓里,无人知晓…
·要定你,言承旭(邂逅50%言承旭)
  宇宙无敌超级阳光美少女李好好,是言承旭的超级fans。在一次言承旭的演唱会中,与冤家郑颖风结下“梁子”,而后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郑颖风的好兄弟陆羽,一见钟情,同时也发现郑颖风喜欢的女生正是自己的表姐陆曼儿,两人遂签订“秘密不平等条约”:互相帮助对方接近各自心仪的人……
  陆羽不但外型形似少女杀手言承旭,而且年少多金,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但是被美眉包围的他不但不快乐,反而对这一切深感厌恶,如同冰山一样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寿司店邂逅一个同样冷漠的陌生女孩,寂然冰封的心竟悄悄有了化冻的迹象。这女孩正是陆曼儿……
  陆羽夹在爱情与友情之间进退维谷,只是陆曼儿却永远美人如花隔云端。难道她真的是一座千年不化的冰山?他们的故事,像《流星花园》一样的梦幻与忧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