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刘备临终托孤却选了大臣看管,难道和诸葛亮只是点头之交,无信任可言?

为何不托给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们之间是最典型的君臣关系。

君臣如鱼水,同袍不负心。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感情,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的耿耿忠心,更有着知己相互间的交心交态。

刘备临终托孤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阴谋论者解读为是刘备的假意试探,实际上是贬低了刘孔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当年诸葛亮离开草庐时,对其弟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以诸葛亮之潇洒英明,要是知道刘备对自己存疑虑之心,那么早归隐田园,享受人生去了。而在史实上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为着蜀汉事业鞠躬尽瘁,终其一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在《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仅有着自己心中“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执念和一片忠君之心,更包含着对刘备的知遇之恩的感激,这种情感很纯粹、是抛开了上下级关系的不容置疑的情感。

而之所以不托孤于诸葛亮,是因为他与诸葛亮的关系是不需要做这些的,更需要做的是拉拢其他大臣的心,以让他们能对汉室尽心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6
不,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师,为的就是再创大业,有更远大的重任需要诸葛亮谋划,比起儿子更重要的当然是复国。如果儿子给诸葛亮托管必会形成一定的阻碍,使敌人更容易一起毁灭他们,岂不是一损俱损。
第2个回答  2019-10-16
诸葛亮已经是他非常相信的人,托给重用的其他大臣会让大家觉得公平公正,更好的辅佐皇帝。
第3个回答  2019-10-16
刘备不是不信任诸葛亮,而是他非常重视诸葛亮,把孩子托付给大臣看管,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诸葛亮,让他处理国政,更好的辅佐幼主。要是不信任的话也不会三顾茅庐了。
第4个回答  2019-10-16
刘备托孤给了李严,事实上更像是一种对大臣的提拔。并非是不信任诸葛亮,以当时局势来看托孤给李严是为了挖掘李严更大的潜力发挥他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