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事史书为什么通称“春秋”?有什么依据呢?

如题所述

先秦时代,一年只分春、秋二季,以之纪年,周朝前期依然沿用,从而叫法史籍也用“秋春”。远古懂事之书,都名曰《春秋》。先秦时代,一年只分春、秋二季,以之纪年,周朝前期依然沿用,从而叫法史籍也用“秋春”。秦代时,每个诸侯王记史之书以“秋春”为通用性名,又分别有别称。如晋之史籍《乘》、楚之史书《梼杌》、鲁之史籍《春秋》、魏之史书《竹书纪年》。之后“秋春”这一名字泛滥成灾开,许多私人著述也用“秋春”来取名字。如《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吴越春秋》等。

孟子编订秋春,寓讲理于叙述当中,反映出的褒善贬恶的政冶客观,变成了后人所广为流传的“春秋大义”。期待借此机会给予“历史时间工作经验”,警示后代。这个东西之后大家称作“春秋笔法”。《春秋》问世以后,人世间有成千上万“微言大义”的论者,更有诸多“成仁取义”的志士仁人,让各代“乱臣贼子”为此望而却步。

孟子削旧史作《春秋》,之后又口授给徒弟。由于《春秋》是极发展史,因此自《春秋》以后,多有所为之作“传”者,便是表述《春秋》的作品。《汉书*艺文志》里提及的西汉时期最少有五种诠释《春秋》的作品很风靡:《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可是《邹氏传》和《夹氏传》在世之就消亡了,留有之后称之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杜预在表述《春秋》小说名字时表示:“秋春者,鲁史记之名也,懂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因此记近远,别不同点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占事,年有四时.故错举认为昕记之名也。”(《春秋经传集解序》)名叫“秋春”,不过是逐渐记事,以春包夏.以秋兼冬,也就包含一年四季的大事儿。因此统称“秋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春秋是古代记录历史说的通称。朝廷在做大事的时候,通常会在春天和秋天两个季节进行,所以记事的书就用了春和秋。一直传到后世,传下来的只有鲁春秋。春秋就成了这本书的专用名字。在传说当中,这本春秋是孔子写的。或者说是他编撰的。但事实上。春秋是鲁国的史官写的旧文,孔子没有参与书写。春秋记录的是。鲁国的日食。记载了242年。后代把这一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第2个回答  2022-06-20
殷商时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以之纪年,周代初期仍然沿用,进而称呼史书也用春秋;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为主的时代,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当然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所以也将古代记事史书称为春秋表达它的重要性以及历史地位。
第3个回答  2022-06-20
古代"春秋"二字素来有指代很长一段时间的传统,庄子《逍遥游》中写道:"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可知,在那遥远的年代,"春秋"本身表示着一种时间长度,这与记录着过去某一个时期的兴亡盛衰的历史有着概念上的重合,那么以"春秋"指代历史,也是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