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内地质工作开展得很早,自1880年以来,先后有Ludwigy(1880~1887),Rockhiu(1891),Hayean(1903~1904),Mansny(1912),Gaggin,Rotte(1922),谭锡畴、李春昱(1929~1931),Fromaget(1934),边兆祥(1943),路兆洽、白家驹(1955),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1959),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1965~1986),云南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1960~1986),中国地质科学院(1965~1967),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965~1985),以及四川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青海地质矿产局等所属的地质队等,均在本区或邻区开展过路线地质、区域地质、普查找矿和勘探工作。近10年来,区内的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找矿工作已有很大的发展,1∶100万区调与1∶20万区调工作已完成,1981年以来已编写完成《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地质志》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区域矿产志》等;编制了1∶100万地质图、矿产图、构造图和构造体系图;出版了《青藏高原地质文集》30集。这些已对1985年以前的地质与矿产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已完成的《西藏自治区地质志》的编写,对区内地层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总结,初步建立了区内的地层对比和划分方案以及古生物群、带。
1986~1998年期间,1∶20万化探扫面覆盖了昌都地区,为本区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一批化探、重砂异常数据。“七五”、“八五”及“九五”攻关的开展提高了该区的整体研究程度,并相继出版了一系列论文与专著。例如《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黄汲清、陈炳蔚,1987),《三江特提斯沉积地质与成矿》(罗建宁等,1992),《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与成矿》(莫宣学等,1993),《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潘桂棠等,1997)等。上述研究工作为本书的编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总体上该区的研究程度相对于三江其他地区要低,尤其是在三叠纪的层序地层研究方面显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