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什么?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什么?

“智慧城市”是最近的热门话题,我国许多省、市把它作为经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来抓。目前对智慧城市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我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还处在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所以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是各有侧重。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智慧城市是大数据时代下,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城市新模式。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智慧城市的字眼都是在说“数字”:“数字中国”、“数字省”、“数字城市”、“数字化行业”、“数字化社区”,所以说未来城市的“智慧”核心是数字化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具有自己的特色:区别于国外理念化的智慧城市,我们的智慧城市更偏重建设为主。比如像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各种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务等等。说的通俗一些就是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各种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的建设。

目前在国内确实没有严格意义的“智慧城市”,但国内不乏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

小虎牙科技的智慧城市平台的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

1、无线采集系统:监督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主要供城管监督员、城市管理相关领导和城管执法人员及社区管理员使用。方便监督员采集与核实城市管理问题信息,信息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采用终端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支撑程序两部分。

2、受理登记系统:受理,登记系统通过移动通信网、公众电话网、互联网等多种接入方式接收由相关领导、监督员、专业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交的城市管理问题,生成案卷记录,并促使案卷记录在系统中流转。

3、协同工作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主要供监督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的办公人员使用。 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等环节关联起来,实现区平台指挥中心,社区和各专业处置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

4、督查督办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是监督中心的综台信息展示平台,主要未接收案件提示,超时提醒,对媒体曝光,重大案件进行督查督办。可以查询各个区域的部件(事件)信息,业务办理信息,综合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个网格,城管监督信息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

5、综合评价系统:从区域、部门、岗位等多个角度,实切对历史数据按期或实时统计,对管理涉及的各个责任主体进行综台考核及评价,并生成图形、报表等形式的可视化的评价结果。

6、扩展系统——图像智能分析报警子系统、渣土车辆管理与扬尘治理子系、视频监控系统、噪声监测子系统建设、特种车车辆管理系统、暴雨排水监控系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

 


向左转|向右转


小虎牙科技的新型智慧城市系统,它是一个方向,指引着所有IT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磁场,汇聚了巨大的创新力量;它是一股洪流,裹挟着所有人奔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5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被认为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数据驱动、以人为本的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核心。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2.0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

《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创新2.0和智慧城市》对创新2.0与智慧城市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智慧中的“智”是技术、“慧”是人,智慧城市建设要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注重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创新2.0工具和方法应用,把握面向创新2.0的新网络、新数据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2.0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注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民的参与,注重“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做到“集大成、成智慧”,实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景。

安小米等在《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据资源协同创新路径研究》一文从数据赋能创新视角分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五个趋势:管理-创新-共治、经济-环境-共赢、人文-社会-共建、技术-人机-共创,数据-连续-共享,并将其概括为PESTD五维度实现路径,认为智慧城市以数据为核心,具有创新、集约、包容、互动与互联(innovation,integration,inclusive,interactions,interconnectivity)的5I特征。

总之,数据及数据驱动的创新2.0被广泛认为是智慧城市的核心。

参考资料:

《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视角下的创新2.0和智慧城市》:
网页链接

《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据资源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网页链接

第2个回答  2018-10-29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撑,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全面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资源,对各种需求做出迅速、灵活、准确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

1、智慧公共服务

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城市综合体

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

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

此类项目已有实际落地案例,郑州市金水区的“金水区联动指挥中心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该项目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有效的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整个和平区的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将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4、智慧安居服务

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例如金水花园智慧社区平台。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标准方面的探索推进工作,为今后全市新建楼宇和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打好基础。

5、智慧教育文化服务

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数字化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等资源共享数据库及共享应用平台系统。继续推进再教育工程,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深化“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娱乐等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文化品牌。

6、智慧服务应用

组织实施部分智慧服务业试点项目,通过示范带动,推进传统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向现代智慧服务产业转型。

1)、智慧物流

配合综合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广射频识别(RFID)、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加快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政务服务和物流商务服务的一体化,推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发展。

2)、智慧贸易

支持企业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积极推动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结合实体市场的建立,积极推进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聚合点的行业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重点发展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或行业电子商务网站。

3)、建设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

积极通过信息化深入应用,改造传统服务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现代服务业转型。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加快推进现代金融、服务外包、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7、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重点推进“数字卫生”系统建设。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全市区域化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以实现医院服务网络化为重点,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数字远程医疗服务、图文体检诊断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8、智慧交通

建设“数字交通”工程,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金鹏信息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第3个回答  2019-09-10
我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众所周知,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现在很火热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随着5G网络的逐步搭建和完善,智慧城市包含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丰富。
智慧城市参与者有哪些?
对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者而言,在众多参与方中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非常关键。比较典型的参与方可以分为五类:
1. 大的云平台提供商,希望通过为城市提供云平台,掌握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资源即城市数据资源,锁定服务关系,其看重的是城市商业价值。
2. 设备供应商,如服务器生厂商、网络设备生产商、监控设备生产商或综合设备供应商等,从原来的被动供货,到通过向政府提供围绕自身产品的顶层设计或综合解决方案介入智慧城市,以实现对设备设施的相对掌控,发力于信息基础设施。
3. 掌握海量用户入口的互联网巨头,通过入口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吸城市数据资源,以实现相对垄断的服务优势,突出社交与联接。
4. 四是金融类综合服务企业,试图通过接管城市门户,为自己庞大的资源寻找到客户入口,以利快速实现其自身资源激活,表现为看似综合其实空泛。
5. 五是综合性集成服务企业,没有特定的业务企图,具有服务城市的综合能力,希望通过系统的持续服务与城市共成长,非常务实但常常没有明显的吸引眼球点。
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队中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中国铁塔和中国通信服务集团,两者近些年都在积极的顺应市场开拓更多智慧应用,中国通信服务集团已经是中国软件行业前5强,具备综合性集成服务能力,未来前景看好。
第4个回答  2019-03-27
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其本质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为城市肌理植入智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