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课堂表现

如题所述

,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纪律以及影响自己和他人学习效率的不良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有很多种,大致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扰乱课堂秩序,例如喧嚣、推搡、低声私语、随便讲话等;一种是学习效率低,例如走神、意志力薄弱、抄袭、厌学等。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一)扰乱课堂纪律
1.大声说话,引起教师和同学注意
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喜欢在班级很安静的时候发出大声、怪声,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思路,分散其他同学听课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会采取训斥的方式,意图制止在课堂上大声说话的学生,但是有时会发现适得其反。学生在遭到训斥后,不但没有停止,反而继续扰乱课堂秩序。
2.侵犯他人,影响同学学习
“老师,XX拿我橡皮!”“老师,XXX打我!”这是小学低年级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状况。由于小学生的自控力等各方面都还很不稳定,经常会出现诸如此类打扰别人的动作,不但自己没有学到知识,还会影响他人学习。
3.动作亲昵,交头接耳
在班级里,一位教师面对数十名学生。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自己稍不留神的时候,就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种状况经常发生在女生中。教师发现后一般都会适当提醒,有的学生会停下来,但过一会儿发现教师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时,又会忍不住小声嘀咕。
4.摆弄物品,吸引周围同学注意
小学生有时会把小玩具、小布偶带到课堂上摆弄,其他学生会容易被这些新鲜物品所吸引。对于小学生来说,新鲜的玩具或是漂亮的彩笔,都要比上课学知识有意思得多。自控力稍差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把玩具拿出来,趁教师不注意在下面摆弄,更糟糕的是,在其周围的同学也会受到影响,课堂纪律遭到破坏。
5.自我约束能力差,课上随便说话
小学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的情况,很容易受其他学生影响。教师在忙于写板书时,往往一回头,会发现三五成群的学生聊了起来,那些本该认真看教师板书的学生在这段时间会被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影响,同时打断教师的思路。
(二)学习效率低下
1.上课走神,心不在焉
教师在课堂上总会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跟上自己上课的步伐。这些学生的眼神不对,或是呆滞,或是注意力在别处,往往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都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这类孩子“很乖”,不会扰乱课堂纪律,也不会打扰别人学习,但实际上他们没有学到知识,好像很认真,心却早就不在教室里了。
2.好奇心强,被外界事物吸引
课堂上还有很多“好奇宝宝”,他们不是对正在学习的知识好奇,而是对与当前学习的知识无关的事物。如窗外树上的小鸟、前面同学鲜艳的发饰、书本上的插图等等产生好奇心。这种行为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听教师讲课,学习效率低。
3.意志力薄弱,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小学生想要提高自己,就必须挑战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简单的知识还能使他们提起一些兴趣,但遇到稍微复杂难懂的知识就立刻“缴枪”。有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会再坚持一会儿,但是这种“坚持”很快就会结束。这是意志力薄弱以及抗压能力差的体现,很容易对不易懂的知识放弃。
4.抄袭他人作业,不动脑
大部分知识都是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掌握运用的,所以在小学课堂上,教师讲完新知识,一般会要求小学生直接做课堂练习,以求学以致用。有一些学生为图省事,趁教师不注意便抄袭他人作业。一堂课下来,真正做好练习的学生,知识上得到了巩固,而图省事的学生,却错过了最佳的练习时机。
5.厌学情绪,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课堂上种种不良学习方式导致一些学生最终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完不成的学习任务越来越多,这一类学生也就放任自己,逐渐形成了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也不再努力学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们归纳为十种有效教学行为:
  1、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由于在课改中教师角色转换,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变化,我们认为,在教学关上,师生互动中的教学行为应主要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用“引导”与“帮助”的有效互动,来支撑学生的学习,使之实现有效教学。
  所谓引导,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程。在教学中,还是要因势利导,即在学生思维受阻、困惑不解时引导,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引导,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引导,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引导,使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引导,使其开阔;……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所谓帮助,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同学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2、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我们认为,在师生关系上的和谐,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应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对话中要民主、平等,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浓浓的爱意,真诚的微笑,和蔼可亲地与学生平等地、民主地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在师生互动中,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难”。在课堂中应没有训斥、责骂、侮辱和体罚;也没有紧张、恐惧、担心和不安,应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在讲 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所谓“讲练”策略就是“精讲精练”策略,它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有效呈现知识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清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等。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
  要精讲就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指: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分析,学懂重点;组织讲评,突出重点;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板书设计,标出重点;直观演示,体现重点;课堂提问,问在重点;归纳小结,点出重点等。重点知识解决了,一堂课的任务基本完成。
  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虽然练习对技能学习有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练习,会产生两个消极作用:一是阻碍技能的掌握;二是导致技能的退化。即产生练习的“高原现象”。所以向学生提供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成功率,使学生在“精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4、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创境。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系列的情境,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在刺激策略上,可有以下几种:
  (1)语言刺激。即教师以“奇”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精”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新”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美”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艺术”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
  (2)媒体刺激。即教师以背景内容刺激问题;以核心内容刺激问题;以激趣内容刺激问题;以重复呈现刺激问题等。
  (3)演示刺激。即教师以模拟演示刺激问题;以实物演示刺激问题;以图表演示刺激问题等。
  (4)情景刺激。即教师以活动情景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实验情景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心理体验情景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故事情景来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等。
  (5)情感刺激。即教师以成功激励的方法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以合理调节情感状态来刺激问题对话;以“移情”手法,刺激问题对话等。
  设疑。教师要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通过问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问题刺激的设疑方法很多,这里提供若干个设疑点,如:在课题上设疑,在重点上设疑,在衔接上设疑,在联系上设疑,在思路上设疑,在实践上设疑,在比较上设疑,在谬误上设疑,在疑难上设疑,在运用上设疑,在深化上设疑等。但设疑应注意;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等。
  5、在关注差异上,表现为:分层与异步
  有效教学主要指对全体学生教学有效,不是指对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效,否则就要产生新的不平衡,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使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更大。我们需要的是让原来的不平衡,逐步趋于平衡,这也是对有效教学的要求。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有多种原因形成的。因为每个学生都受到不同的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必然使个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客观差异。其差异主要是:基础性差异、动力性差异,操作性差异和方向性差异等,如何在教学中缩小差异,或在有较大差异的班级(如民工子女多的班级)中如何执教,这是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
  在学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的班级中,一定要打破“齐步走”的格局,提倡“异步行”的做法。其中,分层递进,因材施教,仍然是一个好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的指导思想下,要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将教学要求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调节,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6、在动态生成上,表现为:促进与应对
  动态生成教学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
  所谓“动态生成”或说“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很少关注“动态生成”,很少考虑促进动态生成,应对动态生成。
  促进,就是采用生成性策略,促进问题的生成。其中,策略有:生动的讲述策略,技巧性提问策略,引导学生质疑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策略,头脑风暴策略等。
  应对,就是当课堂动态生成时,要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开发和利用
第2个回答  2020-11-02
1、xx同学在校表现较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学习成绩良好。望今后能在勤奋学习之余多参加一结些有益的活动,使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
2、xx:老师一直为你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荣誉感而高兴;当然也为你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你也要知道学习尤如急流划舟,不进则退。希望你能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3、xx:在校你很自觉,会守纪,关心集体,生活俭朴,作业也能及时认真完成,是个好学生。在学习上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成绩也较好,但是还须加把劲,继续保持下去,争取更大进步。
4、xx:对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你都能自觉遵守,对学习也抓得很紧,受到各个课任老师的赞扬。在这里老师要对你说的是除了学习之外,也要注意多参加一些对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活动,要做到各方面全面发展。
5、最新的小学生在校表现评语:该生在校关心同学,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学习目的性较明确,本学期学业成绩有很大提高,望今后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该生在校上课认真听课,作业独立完成,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劳动,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学业成绩较好,望今后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