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北征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dao借“孤桐”du以言志,孤桐即为他zhi的人格写照:尽管在dao变法中,他受到种专种打击,但他志属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
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
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近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3
从,最终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了军人在当时从军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想为国杀敌,但是另一个方面又非常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这样的一首诗,写到了在动乱的年代,老百姓饱受涂炭之苦,然后军人为此付出了惊人的努力,所以说本文通过这样的写法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4

《从军北征》运用了夸张的写法,表现了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

一、原文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二、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三、出处

唐·李益《从军北征》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空余衰飒之气的遗憾,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著成《从军北征》。

二、赏析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