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如题所述

勤奋可以弥补不足,这是前人留下的有益的告诫.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学到一分能力
那些缺乏天赋、缺乏悟性的人,那些缺乏成功条件的人,只要勤学苦练,就能弥补自身的各类缺陷与不足.只有弥补了缺陷与不足,才能够走向成功.首先,一个勤奋的人,一定是一个勇于实践的人.哲学中的实践论已经证明:实践增长才干,实践出真知.所以,勤奋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获得以前没有的才干,勤奋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发现一些真知灼见.其次,一个勤奋的人,一定是一个勇于战胜困难的人.所以,无论有什么不足与缺陷,一个勤奋的人都会百折不挠地克服它,战胜它,最终取得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要学会用勤奋弥补自己的不足,懂得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2
世界上没有笨人,只有不勤劳的人,只要肯努力下功夫,什么都是可以学会的。

不断的努力实践,积累经验,那么,就会成为你所付出汗水为之努力的领域的人才。
第3个回答  2020-12-09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我自己品一品二者的差别

勤奋,是一个人的品质,它的近义词是勤劳,但相较于勤劳,它更多指于学业(事业)。总的来说它用来总结人一种持续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由主观意愿出发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做得多。

能吃苦,同样也是一个人的品质,它更倾向在苦难(或困难)来临时人能以平常心态面对,能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可以概括为高抗压性。显然,它相较于勤奋更被动。

夸张地讲,我们可以说一个勤奋的人一定能吃苦,但能吃苦的人未必勤奋。因为在勤奋(主动从事)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困难阻碍,只有能吃苦(困苦来临时能承受)才能继续维持主动从事(这个状态)才能称为勤奋。

故勤奋和能吃苦在语意上并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更倾向于如下关系:勤奋是能吃苦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能吃苦是勤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