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年味”体现在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年就是饺子味,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这天,都在吃饺子。有很多的人,喜欢在饺子里面包饺子的时候包上一枚硬币,谁要是吃着这枚硬币就说明来年有福气,但钱很不卫生,这几年很多的家庭包水饺包上一粒花生米进去。

年味还是腊肉的味道,腊肉以其在腊月制作而闻名,是过年必备的食品,可是不同的地方的腊肉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了不同的类别,比如中国的南方主要是以腌腊猪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口味就不同,因而各具特色。

年味还是大巴、高铁、飞机上的味道,每逢年关,远在外地的游子们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和家人们吃上一桌和和美美的年夜饭。

扩展资料

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人情味,说白了现在有些人不是没有了人情味,而是根没了人味。从而出现官员受贿、城管打人、医院坑人、保险骗人、领导特权、养老无依、百姓畏权、环境污染、新闻说谎、教授白痴、食品带毒、商家无良心看病看起、上学乱收费、老人跌倒无人扶,

等等…损人利己的事件频频出现。再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变迁,农村过去的那些老的风俗习惯已逐渐慢慢消失,走家串户拜年的习俗也就被现在的打电话发微信所代替,加之环保要求政府燃放鞭炮的限禁令的颁布,所以就形成了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6
“年味”体现在团聚上,因为老家比较远,小的时候交通也不方便,只有过年时才会回老家,所以回老家团聚就是年味。
第2个回答  2019-01-27

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手工糍粑和零食,比如酥角、果条等,小时候特别期待,一到过年家里就会有很多这种东西,可以开心的吃吃吃。

第3个回答  2019-01-30

可能对于我们九零后来说,小时候过年还是比较隆重的,那时候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只有过年才会有新衣服,才会有好吃的,小时候的压岁钱只有两块钱,而且自己还得不到只能上交给父母,好不容易拿点钱去买擦炮放,还不被允许。我们一直在说“年味”淡了,其实是我们都长大了,现在过年和平常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了,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了,不是“年味”变了,是我们已经回不到那个时代了。

第4个回答  2019-01-28
贴春联,包饺子,穿新衣,放鞭炮,看春晚还有最重要的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