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还没有棉被,古人们冬天睡觉要怎么御寒?

如题所述

研究表明,棉花的原产地是阿拉伯地区,中华大地最开始是没有棉花的,而棉花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然很早,但一开始只有边疆地区在种植,在宋朝以前,中原大地的棉花一直都是稀缺产品,大概宋元以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才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我们都知道,棉花是人类最重要的御寒手段之一,那么在大面积推广棉花之前,我们是怎么御寒的呢?


第一种手段当然是丝麻了,丝麻是我国古代做衣服是最重要的原料,丝与麻是两种东西,丝最早指的就是蚕丝,而麻则是指一种植物中的纤维组织。早在《尚书》《诗经》等文献中经常丝麻并称了,比如“虽有丝麻,无弃菅蒯”之类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棉花之前,丝麻基本上就扮演着后世棉花的角色,不仅是做衣服、帽子要用,被褥中也会填充一些丝絮麻絮,用在冬天御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铺床的时候,往往会收集很多晒干的草垫在下面,最常见的就是稻草了,别小看这些干草,铺在床铺下的话,防寒效果其实很好,最重要的是很容易获得。


除了丝麻,古代另一种常见的御寒手段就是动物皮毛了,平时打猎或者圈养的动物,它们的皮和毛都可以用来御寒,这其中既包括羊皮羊毛、狗皮狗毛等相对容易获得的东西,也包括狐裘、貂皮等珍贵一些的东西,但狐裘、貂皮这些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往往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才有资格享用。李白的《将进酒》就提到:“五花马,千金裘”,可见裘在古代就是贵重物品的代表。

除此之外,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还会经常收集各种植物上的东西来御寒,比如大自然中有很多柳树,在春天的时候,人们会把柳絮收集起来,然后填充到衣物中、棉被中,冬天就拿出利用。

除了柳絮之外,芦苇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而芦苇上那些绒对普通人来说也是非常良好的御寒材料,用法其实也就跟棉花一样,填充进去就行了。


当然了,这里必须要明确一点,无论何种御寒手段,基本上都是针对上层社会而言,在古代,绝大多数老百姓别说裘、绒、皮这些了,就连丝麻对他们而言也是很奢侈的。

举例来说,著名的大诗人杜甫,虽然一生潦倒,但其实已经比许多底层的老百姓生活要过得好了,但他都有一个儿子是受冻受饿而死。那些底层的老百姓,冬天根本没有足够的御寒手段,只能硬抗,因此冬天对那些底层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年中最大的坎,往往过个冬天,家里就会少一个甚至几个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4

在古代,人们对于生活上的追求很简单,很多人的一生所求不过是“温饱”二字。从这两个字的排列顺序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古人眼中保暖是一件比吃饱更重要的事情。对于生活在古代的人们来说,漫长寒冷的冬夜是一年当中最难熬的时光。


古代没有空调,更没有暖气,对于生活在古代的人们来说,寒冷的冬天是一个严酷的考验。比如唐朝大诗人杜甫,他晚年时的生活过得比较凄凉,亲身体验了寒冷对穷苦百姓带来的威胁,于是做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首名传千古的诗歌中有这么两句:“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这首诗中的“布衾”,其实指的就是古代的布被子。

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深秋时节,他此时居住的地方也是比较温暖的南方,虽然当时寒冷的冬季还没有开始,但是他所盖的被子已经被冻得又冷又硬像铁板一样了。也许诗歌中存在着一定的夸张成分,是诗人对晚年凄凉生活的一种艺术加工,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寒冷给人们带来的威胁。


很多人在读杜甫这首诗的时候,可能都会觉得奇怪。既然天气这么冷,为何杜甫老爷子还偏偏要盖一床布被,为何不用棉被御寒呢?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因为杜甫晚年比较落魄,所以买不起棉被。其实,当时就算杜甫有钱也没地方去买棉被,因为棉花是在宋朝之后才传进来的。

说到这个问题,那么可能有人又要问了,既然宋朝之前没有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睡觉的话,用什么东西来严寒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在棉花还没有传入之前,古人当然有其他方法御寒了。而且,古人的御寒方式多种多样,令人对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在宋朝以前,只有在西域地区才有棉花种植,内地是没有棉花这种植物的。所以宋朝以前只有“绵”字,没有“棉”字。在史书中,关于棉花传入内地的时间和途径是这样记载的:“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由此可见,棉花是在宋元时期传入由海陆两路传入内地的,海陆最先传到的是福建、广东等地,陆路最先传到的是关中陕西。

其实,虽然棉花在宋元时期就传入我国,但是当时却并没有普及开来,只是被人们当成一种观赏植物。直到明朝,才在朱元璋的严令下得到推广。在棉被还没有出现以前,古人只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御寒的问题。


古代的穷苦人家到了冬天时,大多用柳絮和芦花充当被子的填充物。虽然这两种材料无法和棉花相比,但是也能起到一定的御寒作用。明朝著名戏曲学家高濂编撰的《遵生八笺》中,就记载了这种情景:“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

古代的穷苦人家冬天用芦花、柳絮,这也是为生活所迫。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是不愿意用这两种材料的。在古代,除了芦花和柳絮之外,最常用的御寒材料还有葛、麻、蚕丝和羊毛。古代的普通人,身上穿的一般都是粗布麻衣制成的“褐”,到了冬天就在衣服里塞进一些“纩”来御寒。


古人所说的“纩”,实际上指的就是丝絮。在《小尔雅》对“纩”是这么解释的:“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也。”古代的丝絮有很多种,差一点的是由葛、麻丝制成的,古代的普通人一般都选择这种材料来御寒。再好一点的则是由丝绸制成的,这种丝絮是古代大多数有钱人的选择。对于古代的贵族来说,他们是不用担心如何过冬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不但有炭火还有狐裘皮毛用来御寒,这种由动物毛皮制成的短袄,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襦”。

在古代,能够穿上“纩”制成的衣服御寒,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待遇了。对于古代的大多数穷苦人家来说,很多人只能穿更差的“缊”来御寒。这个“缊”指的是用乱麻旧絮制成的衣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破衣烂衫。例如孔子的弟子曾子,被后世尊称为“宗圣”,他当年不得志的时候,穿的就是由“缊”制成的衣服,而且一穿就是十年。这种衣服撸起袖子就能看到胳膊肘,正所谓:“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因此产生了“捉襟见肘”这个成语。


在古代,最好的御寒物当然是动物毛皮了,例如狐裘或者羊皮袄。但是这两种东西都比较昂贵,一般人家都用不起,只能用柳絮、芦花来御寒。但是这两种材料的保暖效果确实不太好,无法帮助古人抵御寒冷的冬天,所以古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明了不少可以帮助御寒的物品。例如北方的土炕,晚上睡觉前烧的暖暖的,一整夜都不用担心寒冷,还有日常用来御寒的手炉、汤婆子等,这些小物件在冬天都非常的实用,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第2个回答  2020-09-14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贵族,一般来说都不会太担心过冬的问题,因为他们有很多的方法御寒。首先在睡觉的时候,便会让取暖的火炉一直燃烧着,所以就算是外面下大雪,室内的温度也不会太低。而且还会有很多本土的御寒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动物的皮毛了。 对于贫寒家庭的老百姓,他们会采用一些草本制品,例如芦苇柳絮,或者是比较干干燥的稻草,其中比较普遍的是一种叫做“葛草”的植物,然后制作成粗布来使用,《说文解字》记载:“葛,絺綌草也。”很自然是又厚又重,盖起来自然不会太舒服。而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则使用一种叫“丝絮”的材料来制作被子。所谓的丝絮好一些的则是用蚕丝编制而成,差一些的在葛布当中胡乱塞入一些动物的皮毛等物品。这些都是普通人家使用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4
古人们睡觉可以用当时的鸡毛鸭毛做成被子保暖,也可以在房间烧炭来取暖。
第4个回答  2020-09-13
裹着皮毛或者茅草来进行御寒,有的富贵人家还会用人的身体来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