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邪正盛衰与发病和病机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关系如下:

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病证的虚实变化。

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正气强盛,好的快,痊愈。

2、邪去正虚。 正气胜但损耗较大,也是就两败俱伤,略占上风。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大病初愈)。

3、邪胜正衰。 机体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病重不治)。

4、邪正相持。 指正邪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机变化(半死不活)。

5、正虚邪恋。 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比较缠绵(急性转为慢性或老年慢性病)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5

邪正盛衰与发病和病机的关系如下:

邪正盛衰的邪,代表致病的邪气,正,代表人体的正气。邪气作用于人体,正气则奋起抗邪,正邪双方在斗争过程中,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从而形成病证的虚实变化。

实,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反映。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争剧烈,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故说“邪气盛则实”。

常见于外感六淫的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的病证。临床上痰涎盛,食积停滞,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是指以正气不足,抗病力减弱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休质素虚,或疾病后期,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伤阴损阳,正气虚弱,抗病力低下。临床表现为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或畏寒胶冷,脉虚无力,或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嫩红、脉细数等,都属虚证。

虚实错杂:在疾病过程中还可以出现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或虚中央实,或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即原为邪气的实证,或因误治或失治,病情迁延日久,虽邪气渐去,但正气受伤,疾病的性质,由实转虚。亦有本为虚证,因脏腑功能衰减,导致气滞、痰饮、水邪、瘀血等证,则为由虚转实。

虚实真假:有本质是虚证,又出现“实”的假象,称真虚假实证。亦有本质为实证,却出现“虚”的现象,称真实假虚证。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中医病机从总体上来说,有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和经络功能失调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六淫恶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等,统称为内生“五邪”。因此,所谓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邪正盛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