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这项运动,为什么在中国比较难推广?

如题所述

排球的社会地位不行,是不可争议的现实;排球运动员的工资福利不好,是让人难过的事实。排球的市场不行,排球的人口不多,决定了这一切。排球不是成绩不行,也不是项目本身不行,而是人为经营的不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没有找到改变现状的精准定位。以下是个人的见解,欢迎一起讨论,助力中国排球发展。

当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时候,女排精神成为一种民族气节;当中国女排再次重回世界之颠的时候,女排精神被提上一定政治高度;当中国女排登上国庆群众游行队伍花车的时候,女排精神再次被放大,被推崇。然而,遗憾的是,没有跟进的深入报导,没有后续的相关调研,也没有推进排球发展的政策保障,过了这个热乎气儿以后,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至于,中国排球发展有哪些困难,中国排球的未来规划如何,中国女排是否会保持国际领先的优势,仿佛一切都避而不谈,正在成为未解之迷,也许将成为留给下一代领导的任务和课题。

关注排球的人都能感受到,排球的改革和发展总是缺了点什么?差了那么点儿意思。的确,长期以来排球的发展一直处于保持原地踏步的状态,想往前迈一步,总是迈不上去,大家盼望的春天始终也没有来到。在笔者看来,并不是这一步的台阶过高,而是我们思想深处的一些东西无法改变,受到制约和羁绊以后,就失去彻底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所以望洋兴叹的总是我们自己。

显然,当荣耀来临的高光时刻,我们只陶醉在表面的幸福当中,却没有意识到深层次的危机,更没想到过“借力打力”,抓住机遇,争取一些有利的政策,寻求一些助力的改变,来巩固排球项目发展的优势,让中国排球变得更加有潜力,让中国排球变得更加有后劲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是满足于眼前,却不考虑将来和未来的兴衰,这样只顾眼前的政绩思想慢慢的侵蚀了很多人。女排精神是国之瑰宝,然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当一回事儿,更没有加倍珍惜,当真正与金牌失之交臂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跺脚,也才真正的体会到疼痛。

中国三大球,全靠中国女排来扬眉吐气,所以才有了女排精神。而万一中国女排跌入低谷的时候,怎么办?毕竟,中国女排低谷期也有过将近20 多年的历史,多么艰难,多么困苦,知道和真正懂得的人并不多。如果一个低谷期到来,民众有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能不能继续坚信女排精神的存在,暂时不得而知。试想,如果女排不能延续冠军的传奇,加之又没有深厚的排球传承,那么女排精神将逐渐被淡忘,直至消失。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及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蚕食掉的,如果不加以保护,或采取有力的措施,女排精神也会有沦落和陷落的那一天。

国家提倡“三大球”的普及和推广,“三大球”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按照目前的统计来看,篮球的普及率和群众基础最好,特别是姚主席上任以来,篮球在学校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决定着篮球的未来。足球是沾了国家政策的光儿,想不在学校体育中开展都难,想开展的不好都难,而实际上的,校园足球多少年过去了,也没见到青训或者国家队有丝毫改变。而排球却不同,既没有搭上政策的顺风车,也没有大牌儿明星的摇旗呐喊,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并不过分。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体育教材内容里连排球都没有,对于基层的学校和一线的老师们来说,凭什么上排球课,凭什么要教排球,没有排球场地,更没有排球师资,让我们拿什么去普及和推广排球运动。所以,排球没有开展好,怪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废了武功。

排球人口我们既没有抓住上一代,又没有抓住这一代,那么在未来,排球会有话语权吗?当然不会有,因为拥有话语权的人都不会打排球,更不懂得排球。所以,在这里笔者要说,排球的布局不合理,主要是没有人去布局,我们排球不仅输在了现在,更有可能输在了将来。而这一失败,将导致恶劣的连锁反应,排球是小众项目将成为一种“惯性”,在人们的思维中也成为一种潜意识的定位。如果真的这样,排球的颓势将无法扭转,排球的发展也不会呈现出预想的目标,只能愈行愈远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3
我觉得室外打排球的话容易受伤,所以不太容易受欢迎。打沙滩排球的话,能去沙滩的机会也很少。
第2个回答  2021-01-14
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去推广,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排球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不管是男排还是女排,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场地很少,几乎没有多少专门的排球场。
第3个回答  2021-01-10
可能是因为场地的问题,因为目前我国的排球场还是比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