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看的86版《西游记》,里面的沙僧被刻意削弱了,人物形象也被改为老实敦厚的性格,这样下来他就显然比较透明,看起来软弱可欺,连个小妖怪都打不过。其实,沙僧在原著里说话很多,实力也很强,他更多时候都是在隐藏实力。
01、为了简化配角,突出孙悟空,沙僧被电视剧削弱《西游记》原著是一部非常深刻的作品,里面人物的性格也很复杂,而86版《西游记》拍摄的时候,由于经费有限、技术有限、时代背景限制、观众群体限制等诸多原因,被迫的会对原著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而为了凸出孙悟空的优秀能力,八戒和沙僧都会简化和削弱,这样拍摄难度降低,男女老少也能快速接受,并融入剧情。
反观《西游记》原著,它的故事固然精彩,但是由于它的内涵过深,就导致它自身拥有一定门槛,别说是几十年前了,就是如今的时代,仍有许多人看不懂原著,或者看一会儿就坚持不下去。
因此,当原著的许多暗线被抹去之后,人物被简化之后,沙僧和猪八戒在电视剧里就显得非常弱,甚至这俩人有时候连打小喽啰都费劲儿。
就算是看电视剧的人也知道,沙僧在天庭是卷帘大将,这个卷帘大将就是玉帝身边的首席保镖,他负责7*24小时保护玉帝,属于玉帝的心腹爱将。而他被贬下凡间是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细想一下就会觉得这个理由很荒谬,琉璃盏并不珍贵,就算它是神器,在天庭哪能一摔就碎?碎了一件器物居然没有神仙可以修复?观音菩萨都可以让人参树变活,太上老君可以让尸体还魂,又擅于制器,修复一个琉璃盏并不在话下。
并且,身为玉帝的首席保镖,必然会眼疾手快,会察言观色,他连捧个贵重物品都能失手打碎,这心态和能力还不如凡间的一个服务员,作者肯定不会这样安排情节。
而结合整体擅长留白、藏暗线的《西游记》来看,沙僧这种失手打碎物品、被玉帝罚下凡间的行为,更像是玉帝主动授意心腹办事儿,沙僧进行配合,这是一主一仆的演出而已,要知道整个取经也是早就定下的演出,一路上的磨难都是提前规划好的。
同样,如来佛祖要求的取经人,条件是神通广大,观音菩萨只找了孙悟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选,其余的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庭安排进来的卧底。至于更加适合取经的黑熊精和红孩儿,都是被观音菩萨自行收入麾下了。
03、沙僧进入取经队伍后,隐藏实力,跟玉帝汇报详情细看西游记,就会发现吵着要分行李的,并非只有猪八戒一人,还有沙僧也曾提出分行李散伙,他俩都是天庭的卧底,一个是玉帝面前的红人天蓬元帅,一个是玉帝身边的心腹卷帘大将,他们本质上并不想投入佛门,如来佛祖也没有封他俩为佛,只是把他俩排挤在边缘地带。
而沙僧在取经路上,他是处处示弱,手里明明拿的是降妖宝杖,这是吴刚跟鲁班联手打造的神器,他却连妖怪的小喽啰都不肯打。但是,在真假孙悟空一难之中,六耳猕猴(孙悟空的心魔、恶念)想自行组建队伍,用猴妖幻化出沙僧的样子,沙僧这才真正恼怒,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实力。
沙僧一个降妖宝杖下去,假沙僧顿时没了气息,随后——那行者恼了,抡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东冲西撞,打出路口,纵云雾逃生。
通过原著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沙僧的实力是绝对有的,他并非是打不过小喽啰的人物,发起狠来可以瞬间秒杀小猴妖,然后在暴怒状态“孙悟空”的围攻之后,甚至能打出一条缺口,然后驾着云雾离去。
老实说,这种实力才配得上“卷帘大将”的名号,他平时遇到妖怪都是让孙悟空去出头,有时候猪八戒想跟着大师兄抢功劳,他沙僧也是稳如老狗,那么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他是奉命监控整个取经团队的进度,尤其是唐僧这边的情况。他需要及时给玉帝传递信息,并在关键时刻左右取经团队的动作。
另外,所谓的这种监视者,并非在取经队伍里才有,在灵山脚下照样也有玉帝的亲信,那就是“金顶大仙”,他扼守在灵山要道,就算是观音菩萨进出灵山办事,也要跟这位金顶大仙汇报情况,包括事关重大的取经任务,金顶大仙照样要进行过问和详细了解。
综上所述:通过原著的诸多明线、暗线结合来分析,沙僧只是隐藏实力,扮猪吃虎,他是玉帝的心腹,并非连一只小盏都端不稳的弱鸡。
智晓文史,用心帮你还原真实的西游记,看清光明与黑暗交织的世界,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连六耳猕猴都拦不住的沙僧,凭什么很多人认为他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