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迟到闯红灯有关的演讲稿

如题所述

当被问到“上学快迟到了,过马路时碰上红灯该怎么办?”能够坚持站在原地等待绿灯亮时再过马路的小学生为82.9%,初中生则下降为57.4%。
  一边是闯红灯,一边是上学迟到,面对这样的选择,有至少四成的初中生选择了闯红灯。这种现实让人吃惊。
  上学迟到了,是违反学校纪律,学生个人要受到纪律处分;但在社会管理行为中,红灯则是一种社会秩序的象征,是一种社会规则的体现,闯红灯不仅是对社会规则的挑战,更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其后果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对他人和自身安全权益的侵害。这种不同的后果,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不管是性质上还是后果上,迟到远比闯红灯要轻微得多,社会后果也轻微得多。
  但为什么还有近四成的中学生竟然还会在“迟到”与“闯红灯”中选择后者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在他们心目中学校纪律远比社会秩序重要。为了不迟到而闯红灯,从表面上看是对纪律的遵从,实质上却是一种为了个人某种利益而忽视社会行为规则的表现。事实证明,这种观念对于学生科学地认识社会和将来融入社会是极为不利的。
  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恐怕缘于学校管理中缺乏社会意识和人性意识。现在的学校管理中,多的是硬性的规定和统一的约束,缺失的是对学生人性教育和社会规则意识的考虑;学校往往以纪律处分的法宝来处理学生的“不轨”,却忽视了纪律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培养目标;管理中学校往往依赖学校纪律来衡量学生行为,而忽视了条规的管理与社会大环境的接轨和融合。
我们常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我们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俯下身在他们耳边絮絮的说“上课注意听讲”“考试注意检查”“下课不要和同学打闹”之类的话,可是我们却牵着他们的手“毫不畏惧”的去闯红灯!因为在家长的心里有这样一个想法:一个学生成绩好,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在教育孩子上,不是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是一白遮百丑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应该有好的智力,更应该具备优秀的品德。有句古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这一次对孩子没有影响,一次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个遵守学校纪律但忽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学生,只能是僵化教育的产物,而不是教育培养的茁苗;只能是学校精心培育的产品,而不是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只能是学校标准下的高素质,而不会是社会意义下的人才。所以,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关注各种纪律的约束和管理,更要注重如何让教育富于人性和社会意义,让学生成长为更具人性美、更具社会个体意义的人才!
迟到不过是被批评一次,闯红灯却贻害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