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优势

如题所述

(1) 没有超班额现象,严格按国家标准班额教学。
(2) 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以中青年骨干、名优教师为主,教保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都得到最佳开发。
(3) 突显英语特色。
从小学一年级到十二年级,都注意加强英语口语教学。通过开展英语日、英语角等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课实施小班化教学,小学毕业能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基本过关,能熟练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水平达一般学校初中毕业生水平。初、高中英语学科课时比国家规定的多,除采用国家统编教材外还要引入《新概念英语》、《展望未来》等国外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大幅度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4)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使每一个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中学生积极利用网上资源,开展网络协作学习。
(5) 具备科学的课程体系。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03年12月,曾义荣校长获得县教委授予的“云阳县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2004年1月,学校连续获得云阳县教委和重庆市教委分别授予的“云阳县家长学校示范校”、“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校”荣誉称号;
2004年6月,曾义荣校长撰写的论文《培养一流的师资,打造一流的教育》获中国教育报组织的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4年9月,该校小学部少先队获得“重庆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
2004年12月,该校被重庆市教科院授予“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2005-2007年度首批重点实验学校”称号;
2005年1月,该校获重庆市新世纪国防教育研究院授予的“重庆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1、各部升学考试成绩显著。小学部毕业生成绩较入口有大幅度提升,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初中2004级升学考试中重高上线24人,上线率居全县前列;高中2004级高考本科上线487人,其中重点83人,邬江红同学考中我县文科状元,后继涌出全县理科状元戴万,张书源(清华大学),韩梅(北京大学)等优秀毕业生。
2、众多教师获得各类奖励及荣誉称号。熊桦林老师参加重庆市级赛课获一等奖;向舒、王云燕、刘亚琼老师先后参加云阳县级赛课获一等奖。杜明军获“重庆市优秀教师”称号;蒋和清、曾嵘、黄涛、李坤平获“云阳县优秀教师”称号;黄华文获“云阳县教学能手”称号。
3、各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喜人。其中高中部、初中部参加重庆市数学联赛,获市一等奖1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人;在重庆市第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该校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36人;小学部在全国第五届“美育杯”书画和作文邀请赛中荣获集体一等奖,31位同学作品获一等奖。在2004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2006高一班学生徐俊荣获提高组全国二等奖,为渝东片区唯一的获奖选手,创造了渝东片区近几年最好成绩。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兴校。
已成功申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立项课题“中学校园文学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个,重庆市级课题2 个,云阳县级课题6个。
教研成绩突出,2003年该校荣获县教研先进集体;
在2003—2009年度云阳县教育学会及“三优工程”论文评比中,有16人次喜获一等奖;
2004年12月该校获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的优秀论文评比集体二等奖;
在2004—2009年度云阳县教育学会及“三优工程”论文评比中,有27人次荣获一等奖。
(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2003年9月—2010年12月,该校校刊《新纪元文丛》(云外文丛)已出版15期,共30万份;。其中,有近40篇学生作品被推荐到省级及其以上刊物发表。此举大大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县内外产生了极大反响。
2004年9月,该校获新纪元教育集团2003—2004学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称号;
2004年12月,该校“云外文学社”荣获云阳县教委授予的“云阳县十佳文学社”称号;
2004年12月,在云阳县教委组织的有关校园文学的优秀论文评比中,全县5个一等奖,该校占了4个;
2005年1月,该校“云外文学社”荣获团中央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授予的“全国五十家优秀校园文学社”称号;
2009年12月,该校获得全国优秀学校称号;
2010年1月,该校成功升级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