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寻找下列古文的翻译,找多少是多少。急!

《英雄之言》 罗隐
《越妇言》 罗隐
《与元微之书》白居易
《小石城记》 柳宗元
《送薛存义序》柳宗元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
《送秦中诸人引》元好问
《王若需传》
《录鬼簿》序
《大龙湫记》李孝光
《鲁宗道传》
《王冕传》 宋濂
《李疑传》 宋濂
《游黄山日记》 徐弘祖
麻烦大家了!!

越妇言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箒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天子疏爵以命之,衣锦以昼之,斯亦极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邪?岂急于当贵未假度者邪?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翻译:

《越妇言》译文

朱买臣富贵之后,不忍心他的前妻(过穷苦的日子),建了房子让前妻居住,分出衣服食物来养活前妻,这也是仁人之心。

有一天,前妻对朱买臣身边的仆人说:“我在朱夫子身边操持家务有好多年了。每每想起我们遭受饥寒、为生活而辛苦奔忙的日子,见到朱夫子的志向,何尝不说做了官之后要把治理国家、使君主成为尧舜之君当作自己的任务,要把安定人民、救济百姓作为自己的心愿。我不幸离开朱夫子身边也有些年头了,朱夫子果然官运亨通了。天子赏赐官禄任用他,让他显达之后,荣归故里。但是他以前所说的,声息悄然,全没再听到了。难道是天下太平使他这样吗?难道是边疆没有战事而使他这样吗?难道因为急于富贵没有空闲考虑以前的志向吗?以我看来,他也只能在一个妇人面前夸耀,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了。我又怎么能吃他的食物呢!”说完,就自缢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1
英雄之言-唐·罗隐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屦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④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译文】物品的所以有隐藏不露的,是为了防备盗贼。人也是一样。
盗贼也是人,同样要戴帽穿靴,同样要穿着衣服。他们与常人有所不同的,是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这种美好的本性不能长久保持不变罢了。
看见财宝就要窃取的,说我这是出于寒冷饥饿;看见国家就要窃取的,说我这是拯救百姓的困苦。出于寒冷饥饿原因的人,不用去多说;了拯救百姓困苦的人,应该以百姓的心为心。但是汉高祖刘邦却说:“我的住室应该象秦皇这样。”楚霸王项羽也说:“秦皇可以取而代之。”想来他们并不是没有安分忍让的心与正直不贪的品格,可能是因为看到了秦皇的奢华尊贵,然后产生了取而居之与取而代之的想法。
象他们这样的英雄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的人呢?所以说高大的宫室与放纵
的游乐,不为人们所羡慕觊觎,那是太少了。
第2个回答  2013-12-01
《与元微之书》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