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辅导一年级学生的语文

如题所述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孩子,有许多事情要慢慢学,才能会自己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习用品,孩子忘带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有时还真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送一下,但作为一个好家长,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反复出现的,不应该是孩子的书童。家长应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地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一位好的家长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按教育部门的要求一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的口头作业还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特别在开学的最初两个月和总复习时候,我们家长最好每天抽些时间听孩子说一说,看孩子做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二、让孩子当小老师,培养孩子成功的信心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另一妙招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对一年级小朋友而言,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回顾方式。三、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为聪明插上翅膀。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的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性。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插上“语言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语文的机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观点、看法与对知识的理解。和孩子交谈的形式不必过于正式,比如和孩子散步时,和孩子去公园时等等,这样交流的气氛要自然亲切得多。对话时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孩子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要求孩子说完整的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家长要能耐住性子,多听少说,只要我们的话语能引发交谈话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反馈就够了。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不能采取一切推给学校和老师,自己当甩手掌柜的做法。那样对于教育孩子是极其有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