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背诵有意义吗

如题所述

背诵,可谓是中国语文的一个“经典”项目,一道“独特”的风景。可有时候,不禁让人想问:背诵的意义何在呢?

翻翻儿子的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就有几篇课文有背诵的要求,有的要求全篇背诵,有的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般说来,选入课本的诗词名篇,因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可以进行背诵。如课本中的《春晓》、《村居》、《所见》、《小池》等。

另有一些属于现代儿歌,比如《柳树醒了》、《两只鸟蛋》、《快乐的节日》等,有诗歌的形式和韵味,适当背诵,也不为过。

我所质疑的,是有些既不是诗歌,也不是散文精品,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课文,居然也在背诵之列。比如《乌鸦喝水》、《司马光》、《画家乡》之类,就是一些小故事或散文,记住内容,可以复述,或者了解了解即可,无须背诵。但不知怎么这些课文就滥竽充数要求背诵了。

其实,我上学的时候也深受背诵之苦,每次都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比如背诵鲁迅的名篇和朱自清的散文。至今记得上高中时,几个人到语文老师宿舍去背诵的情景,不过老师只和我们聊了聊天,最终并没有背诵。背诵课文,尤其是现代文,真的对阅读和写作好吗?一点儿没觉得,徒增学生负担而已。你想,现代文很难背得一字不差,而为了百分百的精确,学生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有这工夫,多看点课外书不更好?语文成绩和语文能力岂是背诵得以提高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多看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才能提高。

毫无疑问,背诵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从古时候私塾教育要求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到今天读经运动所提倡的素读背诵,不都是如此吗?古人为何如此热衷背诵?想来有几点原因:古人要学的科目少,著作少,篇幅短,学习任务不繁重;古代图书携带、查阅不便,记在脑子里用起来方便快捷;古代知识不普及,特别崇拜知识和知识阶层,奉经典为圭臬;典故、辞章在文人交往和科举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炫耀才学的重要手段;以知识渊博,而不是以思想创新为求学理想等等。

反观今天,除了文学作品,我们的写作崇尚的是文从字顺、平实严谨、明白晓畅。即使引用名言典故,平日阅读积累只需记个大概,用时拿电脑、手机搜索即可,何须大段大段填塞在脑子里?就算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语文能力,除了阅读纸质的出版物之外,还可以进行电子阅读,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一个人一生是根本受用不尽的。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之中,交流沟通不成问题,甚至写点东西,也不在话下。尤其是BBS和自媒体的存在,使人们跨入了人人能写能读、在网上发表意见的时代,知识再也不像古代那样具有神圣的地位,垄断在少数精英的手中了。

网络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变了,变为如何收集知识、鉴别知识,并创造新思想、新观点了。读经的人们膜拜古代典籍,读上几百遍,倒背如流,试图从中寻求什么永恒东西的做法,就有些荒诞可笑了。而那些编写教材的“专家”,又何尝不是沿袭旧观念,在用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的方法折腾着“零零”后的新一代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3
记住,任何时候背诵都是有意义的。
比抄写有意义,比不停的做题有意义。
可能普通人在长达一生的生涯中,和别人交流用的都是上学时记忆背诵的东西。
想下你最近背诵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