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的班级管理

如题所述

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纽带,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小学是孩子们第一个正规受教育的场所,对于今后人的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好比是新机器上的齿轮,要想使其运转顺畅,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我们的班集体建设中,同学、老师、班级这三者正在循序渐进的磨合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老师是同学与班级建设的领导者,老师更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感悟好“因材施教”的内涵。让德育工作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为班主任,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务必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任何一件事上都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看法,天长日久老师的努力和付出,学生用那丰润细腻的内心一定能感受的出来。

一、利用“约束”,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有所“约束”不是束缚学生的灵魂,而是让学生明白该与不该。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首先要有正派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自己有所“约束”分清角色,才能潜移默化学生的言行。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利用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与自身审视对比,在要求学生的同时,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在某些情况下,比言传身教的要求学生要起到更好的作用。

在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在管理上就必须把握好力度。刚开始放松管理,之后再去加强管制就难以服众,学生会难以接受前后的差距;如果一开始比较严格,在学生心中容易形成刻板的印象,班级气氛始终不活跃,影响自己与孩子的亲和力。所以要适中,不要直接进行管制,必须借助班级规章制度形成规范。这样以来,既可以限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又可以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大可以面带笑容的与学生融洽相处。另外可带领学生牢记校纪校规与《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前提下,要求全体同学根据本班的情况进行讨论与修改,然后整理成文,激发他们学习接受的积极性。因为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制度出台后学生就会认识到该如何做才能得到老师的信任与赞赏,即便做错时也心服口服的去改正。同样还可以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学生亲手设计班牌利用板报等方式,选同学们喜欢唱的歌作为班歌,促进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育人环境。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现代教育证明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人的个性。带任何一个班,我都要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为班级建设多作贡献。

二、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内心

班级管理既要有所谓的规矩,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农村的教学,留守儿童多,问题家庭也多,有时需要教师用心去体贴学生,去爱护学生,不能千篇一律的去要求。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要让学生配合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其心服口服。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都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若是老师喜欢欣赏他,他就敢于表现自己,会经常向老师敞开心扉谈对人对事的看法。若是老师因为学生的一些固有的缺点去一味的批评,会渐渐让他们丧失自信,变得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们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关键是慢慢帮他们调整好方向,一步一步探寻学生心理活动的点点轨迹,抓住适当的教育时机和方法,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更加尊重老师,尊重信服你的看法,变得敢说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

记得班里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学生,一直胆子很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和老师触碰目光的时候,总是赶紧的回避。有一次收学杂费,由于我的疏忽少找了他十元钱,他却没有勇气告诉我,后来我在看记录的时候查到,找到他询问的时候,他还在支支吾吾的,我赶紧笑着向他道歉说老师真的疏忽了,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他低着头突然抬头看了我一眼嘴角微微闪出笑意,从那可爱的表情中,我读到他对我的谅解。之后我又假装在无意中碰到他,和他聊聊家里的事,鼓励他聪明,以后肯定会有更大进步的,就这样简单的举动让他把我当成了精神上的依赖,后来他的奶奶告诉我,他从来都是最相信老师的话,别的孩子都喜欢星期天,他却盼望早点开学。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吕不韦曰:“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

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多方面的去了解学生,也要有足够的宽容心去对待学生。在一辈子的教师生涯中,调皮的学生,有性格缺陷的学生,甚至是智力低下的学生,教师都可能遇到,如果一味的强制他们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做好管好自己,这无疑是给学生压力也给自己增加烦恼。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到这些下一步就需要给学生多一些关爱,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里的“严”我想不光是要求高,待徒弟犯了错,这样的师傅肯定是以身作则先检讨的是自己,用爱去教育感化学生。陶行知说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我想每位班主任都要好好的去品味。班主任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哪怕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轻微的抚摸,一次暖心的安慰都能让学生感动,所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吝啬自己温暖的语言,都会让师生关系变的无比的和谐,让学生既尊重信赖你又崇爱你。

三、突发事件,教师该灵活应对

“理”,不光是指道理,也可以说是班主任在管理时采取的一种态度,冷静合理的去解决每一个问题。班级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这当中难免会发生很多的突发情况,如果班主任处理不当态度不正确就有可能会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所以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候班主任必须充分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错误,以情感和道理去改变学生的错误思想。通常事情发生后,教师和学生都会处在不冷静的状态之中,班级气氛也很紧张,学生们都十分关注班主任的态度和情绪。所以班主任首先必须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耐心聆听事情的经过,不随意的插话,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接纳。有的时候,方法掌握不正确,往往不经意间会冤枉了学生,为此学生反映也很激烈,并大声进行回击反驳。在没有得到切实的真相之前,盲目的批评与指责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班主任要时常提醒自己,遇事不可急于下结论,不可急于判断是非,只有在充分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利用各种方法加以教育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值得班主任去品味、反思。学生们率直、天真,只有当他们发现你的决定不公正时才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如果班主任这根主心骨做的很好,学生就会大力的拥护你。

今年我在教一年级的时候处理过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个特别叛逆的孩子,生活学习习惯非常不好,不光是在我的语文作业本上龙飞凤舞的写的乱糟糟,在美术课上也随心所欲的乱涂乱画,数学老师不止一次和我沟通怎么去改造一匹小烈马,为此我软硬兼施,批评过后变成鼓励,但当在他重犯的时候,我的头又大起来,忍不住再去批评。如此反反复复,一直在他身上没看到多大的进步。春天的刮风天气比较频繁,一次我刚走进班级准备上课,班里的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向我汇报,说他在课间打碎了两块玻璃,我的第一反应是特别生气,为什么你老是让我不省心呢?可是理智帮我压下去了火气,我走过去,看见他把头低在了桌子下,眼睛时不时的惶恐的看我两下,我想他是等待我的批评等习惯了,一定又准备好了。于是我让其他小朋友安静,换了种口气和他说话,经过耐心的询问我才知道的确错误不全在他,在一阵大风侵袭前,他只不过是推开门进来,之后门被强风重重的给推上震坏了两块玻璃。正是由于我平时频繁的批评他,给其他的小朋友对他造成了坏印象,发生事情时一有种“墙倒众人推”的感觉。这次我给他一个公正的说法,说不应该全怪他之后,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舒展的表情,课间他还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三叔家就是卖玻璃的,那可爱的样子让我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从此以后他变得信任我,几乎成了我的小助手,在各科老师面前的表现进步了很多,这让我松了好大一口气,觉得很高兴。

有些书中写道,我们要摈弃惩罚,惩罚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其实我觉得,既然新课程改革要我们提升教学理念,我们可不可以把惩罚升华成责任教育呢?还是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得真知吧。

四、德育教学,让学生别丢掉情感

当前的大部分学生,就其心灵来看比较闭塞,对他人缺乏心与心的交流,对情感比较木讷,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情感的机会少了很多。农村的家庭更是不注重德的教育,在留守儿童和分离家庭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多的隔辈人在供给孙子吃喝的时候,直接把教育任务送给了学校。有不少孩子令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却毫无知觉,更有一部分人变的非常胆小,害怕与人交流,羞涩害怕吐露心声。如果学校单纯在课堂上讲要怎么做,怎么样有道德,对学生而言简直毫无效果。我想丰富好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方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比如帮助贫困学生、给无保老人送温暖、善待小动物等,好的活动会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从中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做人的道理。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感恩节、父亲节、妇女节、雷锋纪念日等等。农村家长、孩子更是不注重这些节日,但是学生仍处于一个旁观者,心中深知其中的道理,可真做起来又让他十分别扭。他们只是把节日当做节日而已,我想学校在宣传节日的时候要注重实效性,比如,母亲节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千篇一律的做贺卡、送贺卡,可以回家帮妈妈洗衣服,做饭,在聊天中听听母亲的想法愿望,来切身体会一下做父母的繁琐和不容易。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论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内容时的首要观点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尽可能的为学生搭建平台,平台起点不能太高,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化他,某些学生还处在封闭期,不敢或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要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去引导,去激发。今年的母亲节,我鼓励学生回家也做一次“妈妈”,开始你可以母亲节绝口不提,但你必须从起床的那刻起要和母亲保持一致,不再赖床,当母亲为你做早饭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搭手并观察,中午以及晚上回家, 除了帮母亲收拾碗筷,也不忘观察她还要操劳哪些事情。直到母亲在上床睡觉的时候,你也才能去睡觉,还要把一句最重要的话告诉她,“今天是母亲节,妈妈你辛苦了!”或许农村的家长没有几个回去在乎,甚至是知道母亲节的含义,我想当孩子在真的体会到她们的辛劳之后,坦诚的说上这样一句话时,在手无举措的同时,每位做妈妈的感触大概都是一样的,酸酸有点甜。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艾滋病小斗士》一课,要向学生渗透拥有顽强的意志,帮助别人、温暖别人,我们自己也会收获多多。在学习“I’m  sorry!”一句话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团结互助的精神,完成小组内的任务,知道在体谅帮助的前提下才能合作的更好;学习自然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善待动物,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小学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对于班主任而言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组织管理者。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要付出很多精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关爱学生,勤于管理,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耐心聆听学会接纳,努力营造互助互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所以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