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人说,这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有人说这是家庭暴力。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b]【题目类别】[/b]综合分析现象类
[b]【参考解析】[/b]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里有一些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严师出高徒”等等。有些人认为孩子就得靠打,美国一项新研究也证明,与从来没有挨过打的孩子相比,六岁前被打过屁股的孩子上学成绩更好,生活态度更乐观。众所周知,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因材施教的,因此,对于“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教育方式,有待我们探讨与反思。
  一方面来看,这种教育方式在促进孩子成长方面,无疑有着一定的作用。在孩子犯错尤其是犯原则性错误时,做父母的一定不能姑息,要采取严厉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接受惩罚。而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接受多人溺爱。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尊敬老人、自私自利、缺乏爱心甚至触碰法律底线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一味溺爱,而要分清问题的严重性,除了“棍棒”还要对孩子采取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教育。
  另一方面,“棍棒底下出孝子”,不能以偏概全。药家鑫小时候也挨过无数次打,可还是触犯了法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打不是目的,也不是唯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在帮助孩子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意识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其次,要掌握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要多与孩子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做到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摸透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另外,狼爸虎妈、棍棒教育的方式需要我们谨慎使用,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要伤害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开展心理疏导课和道德教育实践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跟随时代变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相信没有棍棒也能出孝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