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跳穴定位

如题所述

环跳穴,又称髀厌、髀枢、环谷或枢中,是足少阳和太阳两条经脉的交汇点,对于治疗腰腿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准确的定位和针感传导至足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传统定位方法指出,环跳穴位于髀枢中,但具体位置并不明确。直到1961年,南京中医学院的《针灸学讲义》提出侧卧取穴法,即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转子与督脉腰俞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的陷中取穴,针刺深度一般为一寸五分至二寸五分。


然而,临床实践中,如果忽视病情和患者体型差异,简单采取屈上腿伸下腿的方法,针感可能不易传导到足,对委中等其他穴位的针刺也不利。为了获得理想针感,应根据病痛位置和个体差异调整取穴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采用传统取穴法,即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直刺,观察针感是否传导至足。
    然后尝试新法取穴,针刺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3/5与外2/5交点,同样观察针感传导情况。

实验数据显示,传统取穴法在体形偏瘦者中,89.3%的针感传导至足;而在体形偏胖者中,仅有4.0%的针感传导。相比之下,新法取穴在体形偏胖者中100%有针感传导,而在正常体形者中,96.0%的针感能够传导。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种取穴方法有显著差异(P<0.01)。




扩展资料

环跳穴(GB30)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