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之后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会十分吃力?

如题所述

幽云十六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和山西北部地区。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和中原农耕汉族政权势力范围的天然分界线,同时这里也位于古长城所处的崇山峻岭地区,因此也是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线。诸如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雁门关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关隘都在这一带。



而游牧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他们优越的机动性、灵活性以及冲击性对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虽然我们也有“胡服骑射”和“白马义从”,但中原地区毕竟不是产马地区,单论骑兵的话,无法与游牧民族进行长期对抗。

不过骑兵只善于平原作战,不善于山地作战。古代汉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只要占据幽云十六州这道遍布崇山峻岭的天然屏障,就可以有效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充分发挥步兵善于山地作战和守城的优势,“御敌于国门之外”



我们回顾历史就可以发现,唐朝以前(包括唐朝)的中原政权都能够有效占据这一地区,所以对抗匈奴、鲜卑、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来说都不是很费力。甚至还诞生了李牧、蒙恬、李广、公孙瓒等名将。

不过唐朝灭亡后,一个人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是沙陀族人,出生于唐末,是军阀李嗣源手下的悍将和女婿。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而李嗣源是后唐的第二位皇帝,所以石敬瑭便成为后唐的重要人物。

933年李嗣源驾崩后,石敬瑭野心割据自立,而他实力弱小,于是向辽太宗耶律德光求救。为争取契丹最大的援助,他不仅认耶律德光为父,还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幽云十六州。



苦于没机会南下中原的耶律德光喜出望外,他早就想把幽云十六州占为己有,于是立即派兵一万多人南下雁门关,大败后唐军队,并在太原册封石敬瑭为帝,建立后晋。

石敬瑭如愿称帝后,迅速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这十六州分别为:幽州(北京)、蓟州(天津蓟县)、瀛州(河北河间)、莫州(河北任丘)、涿州(河北涿县)、檀州(北京密云)、顺州(北京顺义)、新州(河北涿鹿)、妫州(北京怀来)、儒州(北京延庆)、武州(河北宣化)、蔚州(山西灵丘)、云州(山西大同)、应州(山西应县)、寰州(山西马邑)、朔州(山西朔县)。



“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虽然石敬瑭的后晋很快覆亡,但在此后的400多年时间内,虽中原政权前赴后继,但一直没有能够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幽云十六州,致使北方游牧民族可以轻易南下中原地区,压制中原政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算宋朝了,人们一直说宋朝的武力很弱,打不过辽国和金国,这其实和幽云十六州的丢失有很大原因。

在宋朝建立前,后周世宗柴荣就起兵北伐,直指幽云十六州,可惜柴荣在途中病逝,最终无功而返。北宋建立后,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本来宋军一路高歌,收复不少失地,但最终由于指挥失当和潘美、杨业等将领协同配合出现问题,致使宋军在撤退时一溃千里,赵光义还身中数箭,最终因箭伤而亡。



这本来是收复幽云十六州最好的时机,因为宋朝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但经此大败,宋朝此后就再也没有动过北伐的念头。而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持续压迫,没有屏障可守的宋朝只能以巨额的金钱来换取和平,但这并不能起到根本效果,最终丢掉了中原,偏安于南方,被辽国、金国和蒙古轮番压制,灭于元朝。

直到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幽云十六州才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此后,明朝在这里设立九边重镇,维持了200多年的稳定,明朝面对游牧民族也得以“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底气正是来源于此。

清朝的入关就有些偶然性了。虽然清朝依靠的主要还是骑兵,但当时红夷大炮、鸟枪等火器已经推广使用。再加上明朝亡于李自成,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才使得清朝能长驱直入,最终问鼎中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在不断扩大他们的势力,各是在不断的招兵买马来对抗外敌的侵入。
第2个回答  2021-03-09
因为在唐代之后,采取的政策是重文轻武,害怕大将对皇帝不利,因此对北方民族很吃力。
第3个回答  2021-03-08
因为唐代之后,中原地区战斗力下降,所以对付游牧民族,会显得非常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