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远超霍去病的西汉名将,生前都有哪些显赫的事迹?

如题所述

汉武帝年间名将辈出,其中就功绩和地位而论,能够盖过霍去病“风头”之人,只有大将军卫青。那么,历史上的卫青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都取得过哪些骄人的战绩?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卫青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同母异父弟,青少年时期的遭遇坎坷,起初在生父郑季家中放羊(卫青乃是卫子夫之母卫媪,与县吏郑季私通后所生),被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年纪稍大一些后,卫青便跟随母亲生活,在平阳公主府中做骑奴,依旧时时遭受羞辱、虐待。只是因为姐姐卫子夫入宫受宠后,卫青才摆脱任人欺凌的遭遇。

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见《汉书·卷五十五》。

卫青虽然极有才干,但为人谨慎谦让,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由建章监、侍中做起,逐渐升迁至太中大夫,每日常伴皇帝左右,与他一起听闻、参谋朝政,逐渐成长为天子最为倚信的近臣。等到汉武帝决意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事后,卫青自然便成为统军大将的首选。

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作为大将,曾经七次统军北征匈奴,最远的一次深入到漠北千余里,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卫青七次对匈奴用兵,七次取得胜利,攻取河朔、河套地区,迫使匈奴向西北迁徙千余里,十几年内再不敢南下入侵,功绩远在霍去病之上。卫青因为立下不世之功,所以被武帝进拜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按照汉朝的官制,大将军在内执掌朝政,在外则仗钺专征,无论地位还是权势,都在丞相之上(“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见《汉官仪》),在帝国当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皇帝。然而卫青虽然位极人臣,但为人谦退忍让,对同僚大度有礼,即使有人故意冒犯他,卫青也从不计较。与此同时,卫青还喜欢拔擢人才,名臣主父偃、咸宣等人之所以能发迹,皆因卫青提携之功。

武帝为人雄猜阴狠、御下严苛,动辄因为小过惩罚、诛杀大臣,每每让朝臣们畏之如虎。卫青跟武帝的关系虽然绝非旁人可比,且功勋盖世,但他深谙帝王心术,为避免引起皇帝的猜忌,从不蓄养士人门客,也从未私自交结同僚,由是令武帝大为放心。所以终其一生,卫青都备受武帝的优待,而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人也因为他的关系,得以长期保住位子。

卫青担任大将军职务长达18年时间,最终在元封五年(前106年)病逝于任上,享寿情况不详。卫青死后,朝野震动,武帝哀伤不已,如丧股肱。为了表彰卫青的功绩,武帝下诏为他上谥号为“烈”,特许其陪葬茂陵,并在皇陵的东北为其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为冢象庐山”见《汉书·卷五十五》)。卫青生前显赫无比,死后备极荣哀,人生堪称完美。

汉朝结束后,卫青的地位和影响力并未随之减弱,依然在后世得到尊崇,尤其是在唐宋两朝,不仅得到朝廷的追封,还享受到设庙享奠的待遇,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在今天,卫青的地位则显得异常落魄,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莫过于其坟墓的保护状况。

卫青墓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北,在茂陵东北1千米处,遥望如一座小山,墓园占地面积约8千平方米,墓前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的墓碑。虽然卫青墓是茂陵陪葬重臣中最大的一座,但由于未能划入茂陵博物馆区域内,因此其保存状况令人堪忧,不仅墓碑上满是涂鸦,封土堆上随处可见盗洞和社火时留下痕迹,而且墓地周围遍地都是垃圾,甚至还有人在此大小便,简直臭秽难闻。

令人更加难以接受的是,霍去病墓与卫青墓仅有一墙之隔,但因为被划入博物馆区,因此其保存状况极好,不仅能经常性地得到修缮、维护,而且墓碑前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委实热闹非凡。同时立下过不世之功的名将,卫青、霍去病葬身之所却境况各殊,一个损毁严重、垃圾遍地,另一个则受到万人敬仰、维护如新,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对卫青的遭遇鸣不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30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对大汉的北疆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11-23
首先是打败了匈奴,这在当时是非常大的功劳,其次是发展了军事装备,这也是一些很好的发明。
第3个回答  2020-11-23
卫青作为大将,曾经七次统军北征匈奴,最远的一次深入到漠北千余里,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卫青七次对匈奴用兵,七次取得胜利。